22:44 May 2,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母亲的善良

  
  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农家妇女,别看她斗大的字识不了几升,却懂得用心去识读人生这部奇书。她识好坏,辨善恶,明是非,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善良之于母亲,是存乎于她心中的一种追求和奉献,是一种乐于助人、不计得失的付出。
  
  母亲很小就失去了父母,一直跟着舅舅长大。来到我家之后,以她的仁德和善,赢得了乡邻乡亲对她的好感。那时我家还比较富裕,父亲在做生意,要是谁家有什么困难,母亲尽量给予救济和帮助。隔壁的牛阿婆,生下七个儿女,经常吃不饱饭,还要受儿媳的气。母亲看她很可怜,时常把她叫到家里,有时给点零花钱,有时让她饱吃一顿。邻居宝山,人有点痴憨,三十岁了还没找老婆,家里穷得连棉被都没有一床。母亲便把家里用过不久的一床棉被送给他,还帮他从邻村找了个老婆。
  
  母亲乐善好施,从来不讲回报,有时还冒着危险去帮助别人。“文革”时期,我家里住着一个被人称作“反革命分子”的家属,我叫她田老师,年龄在50岁左右,是从县城下放到我们村的。那时正值夏天,田老师白天戴着一顶纸做的高帽,上面写着“我是反革命分子某某的老婆”,脖子上挂着一块足有10公斤重的木板,木板上写着“反革命家属田某某”,被造反派用绳子牵着到处游街。到了晚上,还要把她带到公社礼堂进行批斗。几天下来,田老师就被折磨得不成人样。
  
  一天晚上,田老师被人从公社“押送”到家里。母亲一见,赶忙走上去把她搀扶到床上休息。田老师躺在床上,一声紧接一声地痛苦呻吟。母亲很是同情,为她熬了绿豆稀饭,怕被人发现,就把门关起来,坐在她的床边一口口地喂她。田老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对我母亲哭诉说,她这样下去,还不如死。母亲流着泪劝她想开一点,看远一点,事情总会有个头。最后,田老师向我母亲提出了一个近乎于荒唐的要求,她要我母亲想办法把她藏起来,说她每天被人拉出去游街、揪斗,要不了几天就会被人活活整死。母亲一听,吓得半天不敢吱声。在那个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年代,谁敢去保护一个“反革命家属”?弄不好还会引火烧身。可我没有想到,母亲竟然答应了田老师的要求。那时我还小,不懂得大人的心事,但母亲的想法我认为都是对的。
  
  那天已经很晚了。趁着夜色的遮掩,母亲要我抱着一床厚实的棉被,她打着手电筒搀着田老师,朝着离我家不远的一个小山头走去。那是我家的一块菜园地,母亲把贮藏红薯用的一个山洞门锁打开,然后卸下一块块木版,在附近找了一些干草,铺在山洞里,最后把棉被铺在草上。一切忙完之后,母亲欠着腰把田老师扶了进去。田老师躺在干燥的薯洞里,一再交代母亲不要把她躲藏的事告诉别人。母亲说,你放心,就是打死我也不会讲!说完,母亲从洞里走了出来,又按原样把洞门锁好。回到家里已是大半夜,我与母亲都没有睡,提心吊胆,煤油灯点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一大早,戴着红袖章的两名造反派来到田老师住的房子,“咚咚咚”敲了半天门,又是喊又是叫。当时我正站在天井旁观望,心里吓得怦怦直跳。这时,一个瘦高个造反派走了过来,气势汹汹地问我:“反革命分子的老婆去哪儿啦?”我把眼光瞅着母亲,母亲走过来笑着告诉他们,说田老师昨天一晚都没有回来。那瘦高个看着母亲上下好一阵打量,突然叫道:“不会是你把她藏起来了吧!”母亲赶忙笑着解释,说我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另一个矮胖胖的中年人指着我和母亲吼道:“要是你们把人藏了起来,连你们一起抓,我就不相信她会躲到天上去!”说完,气冲冲地走了,我和母亲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吃完早饭,母亲为田老师盛好了一碗饭菜,带着水,背着一个背篓,借着去菜地做事的样子,偷偷地给田老师送饭去了。我担心母亲会出事,就一直站在大门口张望。过了很久很久,母亲才背着背篓回来。刚进家门,那个矮胖子中年人就跟着走了进来,他一把抓住母亲的背篓,看到背篓里面的空饭碗,质问母亲给谁送饭。母亲显得十分镇定,说是给我父亲。矮胖子没有问到什么,嘴巴一歪,灰溜溜地走了。
  
  打这以后,母亲总是一个人偷偷地给田老师去送饭,直到有一天田老师的儿子从县城来到我家,悄悄地趁着黑夜,把她给接走了。这一走,就是整整两个年头。田老师的问题得到落实后,专程跑到我家向母亲道谢,还特意把母亲接到城里住了几天!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虽说那时年纪尚小,但母亲救人与水火之中的善良行为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十三岁那年,我正读初一。记得是冬天里最寒冷的一天,我放学回家,毫不知情地去楼上搬柴火煮饭。刚走至楼梯口,猛地发现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头儿躺在我家的阁楼上,当时的情景差点把我吓得半死。我柴也忘了搬,就急忙跑下楼问母亲,楼上怎么躺着一个老头儿。母亲告诉我,说她今天去山上打猪草,回来时在路边看见一个可怜的老人躺在地上,她便放下背篓,问老人是怎么回事?老人告诉母亲,说他是外地人,路过此地,惹上了风寒,当时又冷又饿,突然发晕,就倒在地上起不来了。母亲一听,二话没说,就搀扶着老头儿来到家里,还找来村里的赤脚医生,为老头儿看病。
  
  以后的几天,我不敢上楼,都是母亲一个人照顾,又是给老头儿送饭,又是打热水给他洗脸洗脚。直到有一次,母亲忙得不可开交时,她要我把赤脚医生找来为老头儿诊断,我才敢正眼看一眼老头。这时的老头儿已不像我刚发现时那样可怕了,他的气色很好,看起来也很精神。
  
  这样过了一个星期,老头儿的身体慢慢好转,精神也饱满了许多。一天清早,他突然从楼上走下来,提出要走。母亲也不好再挽留他,拿出父亲曾经穿过的一件棉衣对他说:“老伯,你把这件棉衣带着吧,天冷,穿在身上,可以挡挡风寒。”母亲说着,走进厨房,拿了几块为他烙好的面饼,用纸包好,递给老头儿,要他带在路上吃。紧接着,又从身上的内衣口袋掏出两块零钱。老头儿接过母亲的钱和送给他的面饼,眼睛潮湿了,蠕动了半天嘴唇才挤出一句话:“好妹子,你好人有好报啊!”说完,一步一回头地蹒跚着走了。
  
  老头儿走后我问母亲:“妈,你又不认识他,为什么要对他那样好?”母亲抚摸着我的头说:“儿啊,人在外,总有为难的时候,妈不帮他,总得有人帮啊,你不能眼睁睁看他被冻死吧!”母亲说着说着,喉咙哽咽了。
  
  母亲一生救济、帮助过多少人,连她自己也不知道。然而,得到过母亲帮助和救济的村民都知道,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为人厚道,心地善良,宁愿自己不吃不喝也要救助别人。在我的记忆中,村里大部分人都得到过我母亲的恩惠,有的来我家吃过饭,有的接受过我母亲送的鞋子、棉被、衣服等。至于用钱周济别人,那已是家常便饭。记得八十年代初,我放暑假回家休息。有一天,一个打乡里来的妇女抱着她不满两岁的儿子准备去县医院看病,当时她身上没有多少钱,站在我家门前哭哭啼啼。母亲知道她的情况后,当即跑回家拿了二十元钱给她。那妇女很是感动,抱着孩子跪在我母亲面前,一连叠声地说着感恩的话。在场的人看了,都被我母亲的真情所感动。
  
  母亲的一生是在辛劳中度过的。她的善良,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骨子里渗出来的一种温柔,一种吉祥,一种为他人带来平安祝福的希望。然而对于我,母亲的善良更像一本教科书,让我于无字处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它还时时提醒我,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学会乐于助人,因为“人在外,都有为难的时候”。直到如今,母亲的这句话还像警钟一样在我耳边回响……

Category: 经典日志

22:44 May 2,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教师之责,授爱国之道

  
  回想自己成长的岁月,多少年来,我不懂什么是爱国。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视,不知道什么是祖国,眼里只有撒欢的那片山坡,捉鱼的那条清亮的小河。
  
  上学了,一个高年级漂亮的姐姐给我带上红领巾,老师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那红旗是用千万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慢慢的,从课本中我知道了祖国在地图上的形状象公鸡,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在每次写作文时,同学们的理想都是当科学家,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老师,用自己的学识来浇灌“祖国的花朵”。
  
  读中学时,我们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市场经济、国企改革只是政治学科的一道道复习题;而香港、澳门的回归却改写了历史。
  
  光荣的考上了师范大学,快乐的学着中文。我如一棵久旱逢甘露的小苗,把根深深地扎在祖国的文学之中。每每掩卷,都忍不住任思想打破地域的局限、穿越世间的束缚,忘我神游。在书中我读到了孔子“温故知新”的知而不惑;读到了李白“千金散尽”的飘逸洒脱;读到了屈原“上下求索”的忧民之诗;读到了宗悫“长风破浪”的凌云壮志;读到了苏轼“大江东去”的千古豪迈;读到了岳飞“精忠报国”的不朽情怀。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久不释怀的,是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热血奔腾无畏艰难困苦的品格。司马迁狱中受刑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史家之绝唱”;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范仲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写照;文天祥宁死不屈唱出了万世流芳的浩然正气;谭嗣同英勇就义前大声愤呼“死得其所”的无悔人生……
  
  我感动着,赞叹着,敬佩着,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心中油然而生。我知道,在书中读到的不仅仅是久远的故事,也不仅仅因为故事而感动,那是一种共鸣,一种洒在神州大地上悄然润物又热情无限的光辉,一种流在中国人血管里无声无息又惊天动地的灵魂!
  
  终于走上了工作岗位,年少力强,我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享受着儿时的梦想。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我把苏武持节南望的执着思念,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情壮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水土汗青”的崇高信念……统统都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我深知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不能象明星一样给千家万户带去欢乐,没有能力象富商一掷千斤捐助弱势群体,不能如高官忧国忧民,更不会有机会如刘胡兰,董存瑞做民族英雄。我能做到的不多,我能做到的只是认真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早起晚睡,兢兢业业,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每天,面对讲台下那几十双澄澈的眼睛我无愧,面对清贫平凡辛苦我无怨,面对名来利往的诱惑我无悔。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会不断的自觉锤炼自己的师德,不懈的学习提高自己,不倦的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乐教善教,把和平、文明、阳光和真理撒播到孩子的心田……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将无愧的对祖国和人民说:我,不仅是个爱国者,还是一名光荣的授爱国之道的人民教师!

Category: 心情日记

22:43 May 2,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人生忠告,生活感悟

  人生的七个忠告一:断箭
  
  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人生的七个忠告二: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人生的七个忠告三:昂起头来真美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人生的七个忠告四: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
  
  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人生的七个忠告五:飞翔的蜘蛛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
  
  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
  
  奇迹是执着者造成的。
  
  人生的七个忠告六:阴影是条纸龙
  
  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许多人走不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要差多远,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思想要将阴影纸龙咬破,也没有耐心慢慢地找准一个方向,一步一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现新的洞天。
  
  人生的七个忠告七:成功其实不难
  
  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 “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的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

Category: 经典日志

22:36 May 2,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今天听到一个故事:
  
  一位老婆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
  
  儿女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双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双的呢?”
  
  听了的人,都哈哈大笑。
  
  其实,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政客商人,却有着非常巨大的豪宅。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的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却忘了自己的脚一样。
  
  小有小的妙处,有时候却难以说得清,就好像很多价值连城的国宝,都小得超乎我们的想像。
  
  因此,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Category: 心情日记

22:35 May 2,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孤独是个小丑

  孤独 一直都没有甩掉的小丑
  
  有时候只有歌词可以给我想要的安全感
  
  现实总是残忍 不会去理会割伤了谁的心
  
  如此如此 我停止不前 像是迷失的孩子
  
  很怕 很怕
  
  那么多的不确定纠结到了一起
  
  我是如此的狼狈 如此的流着泪
  
  很想轮回 很想忘记该忘记的 坚持该坚持的
  
  总是找一些借口来敷衍自己
  
  我把自己骗了很久 久得都无法揭穿自己
  
  遍体鳞伤应该是活该 的确是自找
  
  笑......潇洒的灵魂为何这样的不洒脱
  
  各种疼 各种伤 各种悲 各种的无吟自痛
  
  想跑开 却发现自己捆绑着自己
  
  剥离不开的面具 遮挡着我懦弱的面孔
  
  或许我永远都不知道什么叫做阳光
  
  或许我永远都不知道如何拥有幸福
  
  或许我只配与孤独这个小丑一生永伴

Category: 网络日志

分页: 1104/4306 第一页 上页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1099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