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1 Mar 12,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家,一个甜甜的世界,一块温馨的家园

  家,一个亲切而温馨的字眼。想起它,便想起儿时父亲站在路口那一声声悠长的呼唤,想起躺在母亲怀里那一阵亲昵的缠绵;想起妻儿在夜幕降临时守望在窗前那望眼欲穿的期盼;想起冬天里熊熊升腾的炉火,想起夏日里一杯清凉的甘泉;想起黑夜里一星闪亮的灯光,想起船舶停靠在大海边那一条宁静的港湾。
  
  没家的日子,生长痛苦和孤独,于风雨中飘摇,在凄凉中嗟叹;面对无奈的岁月,感怀人世的沧桑炎凉,品尝生活的酸辣苦甜。
  
  有家的日子,播种幸福和喜悦,于欢乐中成长,在畅想中笑谈。哪怕是兄弟间经常拌嘴,或是姐妹间唇枪舌战,只要有家这个港湾,都会在充满谦让、充满爱恋的情趣中烟消云散。那甜美而多情的生活哟,温馨着你,温馨着我,温馨着亲人们那一张张甜美的笑脸。
  
  谁不想有个家,谁又不想拥有一份真切的情感。可是,有人把家当作沉甸甸的包袱,总想在某一天把它抛得老远;也有人哪,把家当作“囚笼”,希望像小鸟一样,早日飞出室外,在人生的天空中自由盘旋;还有人啊,把家当作坟墓,常感自己与寂寞为伴,在阵阵哀叹中度日如年。
  
  家是什么?家是母亲目送你远去的那一道慈祥的目光,家是父亲盼你平安归来的那一声粗犷的呐喊;家是妻儿与你携手相牵送你走上旅途的深深祝愿;家是你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安乐窝,是你缠缠绵绵、生生息息的养生殿;家是溶入血的水,家是蹚过河的船;家是充实了的生命,家是流淌着幸福的甘泉……
  
  无论你身在何处,家都是你落地的根,是儿行千里栓在母亲心头的那根相思的长线。
  
  在你孤独时,家是日夜陪伴你的收音机;在你疲惫时,家是浸泡你身子的温泉;在你遭遇不幸时,家是四面八方飞来的鸿雁;在你需要关怀时,家是含在你嘴里一枚多味的橄榄。
  
  家,一个甜甜的世界,一块温馨的家园,一曲悠扬的民间小调,一线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
  
  有家不归,那是对家的背叛;有家而不恋家,一生将留下永久的遗憾。
  
  有家,就拥有幸福,有家,就感到温暖;有家,生活才过得充实,有家,人生才会平平安安。因为,家是人生美好的乐园!

Category: 心情日记

23:11 Mar 12,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孩子,你开错窗了…… 

  一个小姑娘哭红了眼睛,执意说不肯再上学了。
  
  原因很简单:她知道学习了,近来很努力,数学题做得很好,结果呢,其他同学认为她作弊了。
  
  她受不了孩子们的议论,也受不了他们的目光。
  
  我找到了她,我问她是不是没有人认可她。她坚定地点了点了头。
  
  我说:你的数学老师相信你吗?她点头。
  
  我说:副班主任相信你吗?她点头。
  
  我说:我相信你吗?
  
  她抬头泪眼模糊地看着我,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我告诉她:我相信你。
  
  所以说有很多人是相信你的,孩子你开错窗了。
  
  我给她讲了一个“开错窗”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心中顿时明朗。老人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生活也是如此,我们也是常常开错“窗”,一旦看到了悲伤的一幕便久久沉积心底,无法排遣,甚至成为一生的累赘。我们从来不会想到,应该还有另外一扇窗,窗外的风景如画。
  
  我问她,是不是开错窗子了呢?
  
  她点点头。
  
  我又给她讲了第二个故事:
  
  慧能的两个弟子看到风吹树动,一个说风动,一个说树动。争执不下,去找慧能。慧能说:“非树动,亦非风动,是你的心动耳。”原来,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心在动。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不相信你,绝大多数孩子是相信你的,是你没有自信力,把别人相信或正常的目光看成了怀疑。
  
  如果你选择了逃离,大家就一定认为你有问题了,你想证明给大家你考试是作弊的吗?
  
  她拼命的摇头。
  
  但你有顾虑,你怕期中考试的时候考不好。
  
  她拼命的点头。
  
  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会进步,其实现在的你能很认真地听课,认真地完成作业你就已经进步了。今天的你比昨天优秀就是最棒的。
  
  你有自己的优点,这是别人无法比拟的,你做班级干部认真负责,你乐于帮助别人,这些都是别人比拟不了的,与别人比你是优秀的。
  
  比自己,比别人,你都是优秀的,为什么自卑呢?
  
  女孩突然感觉自己很强大,有许多别人无法相比的东西。泪光中闪着一丝快乐。
  
  我说你回班级吧,你一定发现有许多同学羡慕的目光。
  
  她走了,放学的时候我去了班级,发现她一副活泼的样子。
  
  我知道,这次她开对了窗子。

Category: qq日志大全

23:10 Mar 12,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用感动迷离我们的双眼

  
  他从千里之外的阜新来,从阜新的重点中学来,来到这个民办学校,来到我应该给爱的家。
  
  对于来的原因,有许多猜测,我不管,我只管他的未来。
  
  董事长充满着担忧,校长做班主任,如果管理不好,没有退路,将遭到耻笑。同时董事长也充满着肯定,敢于挑战,最起码是英才的本色。
  
  昨晚一直就想如何欢迎这个孩子,和孩子们说了,不知道这些孩子将准备什么。
  
  早晨来到班级,我的宣委正在后黑板写着“欢迎”两个字,我的心一颤,我明白了什么。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了上来,问我新同学什么时间到,还问我新同学叫什么名字,他们的欢迎语写不下去了。
  
  我信笔写了下面一行字:曦文,欢迎你,我们的兄弟。曦者,阳光也;文者,文明也。你的到来,我们更加阳光文明。曦者,晨光也;文者,文化也。你的到来,让我们更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未来是我们的。
  
  下午带着曦文连同他的母亲来到了班级,颖儿致了欢迎辞。
  
  我问我的孩子们,谁愿意做他的第一个朋友,所有的孩子站了起来,都嚷着愿意,有的还摆出同性别同宿舍的理由来。
  
  曦文说话的时候哽咽了,只是说了一句,原来我担心的,我现在不用担心。
  
  曦文妈妈走的时候,我让曦文去送妈妈,我问孩子们,谁愿意去送妈妈,46个孩子一窝蜂地挤出教室。
  
  那个时候,没有不单行靠右的扣分,没有吵闹的罚款,只有泪水,和那不停的挥手。

Category: 网络日志

23:09 Mar 12,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爱情的道德砝码

  爱情是爱和情的有机结合。只有爱而无情,爱不会长久;只有情而无爱,情不会生根。爱因情而热烈,情因爱而浪漫。故男女彼此在相爱时,必须具备这两个因素,爱情才会有所附丽。
  
  然而,爱情不是游戏,它必须遵守一条法则,那就是不能逾越道德的防线去做不该做的事,通过道德砝码的天平,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脱轨。爱情一旦脱轨,导致的后果不堪想象。
  
  生活如同一面巨大的魔镜,每个人都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又通过这面魔镜把各人的心态暴露无遗。爱情也是如此,也同样在接受这面魔镜的检验。只要一方不贞或越轨,生活这面魔镜就会通过另一方的感官反射到他(她)的日常行为中,不管你相不相信,你的行为将会作出最好的回答。
  
  世间什么事都说得清楚,惟独爱情这玩意儿令人难以破译。比如你深爱的人,别人不一定真心爱你,就是你结了婚,也会是同床异梦,心猿意马;而你不爱的人,却又时时刻刻在关心你,牵挂你,甚至随时愿意为你付出一切,可你却常常忽视他(她)的存在。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国王,有四位妻子。第一位妻子对他忠心耿耿,为帮助国王守住财富和王位曾付出了一切。但国王并不喜欢她,尽管这位妻子深爱着国王,国王却对她无动于衷。第二位妻子是国王的知心人,凡是遇到什么麻烦事,国王总是找她商量,并在她的帮助下一次次渡过难关。国王也爱他的第三位妻子,经常带着她去邻国访问。第四位妻子是国王最爱的女人,给她穿最好的衣服,给她吃最美味的佳肴。
  
  终于有一天,国王身患重病,活在世间的时日已不多。他在心里想:“我有四位妻子,死的时候总得有一个人陪我啊!”于是,他问第四位妻子:“我最爱你,能陪我一起进坟墓吗?”“想都别想!”这位妻子丢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走了。伤心的国王又问第三位妻子:“我一辈子都爱你,你准备好同我一起去吗?”“不!”这位妻子说。“你死了,我就改嫁。” 接着他问第二位妻子:“你总能帮我。现在,你能同我一起去吗?”对方回道:“这次我可帮不了你,我能做的至多是给你下葬。”正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传来:“我陪你去,你去哪儿我都愿意陪着你。”国王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原来是他的第一位妻子。望着这位因营养不良而骨瘦如柴的妻子,国王热泪盈眶地说:“我早该对你好一点。”
  
  故事很感人,不过国王醒悟得晚了一点。他哪里想得到,他平时不爱的人,最后愿意陪他一起殉葬;而他最爱的人,却在他最需要的时候,一个个离他远去。
  
  其实,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对爱的发现和感悟,缺少对爱情的道德约束。爱情一旦缺乏道德的约束,任其泛滥,这个社会便会酿造许多悲剧。所以,已婚的男女双方要懂得自重、自爱、自珍,像孙悟空头顶上的“紧箍咒”一样,一旦有越轨之想法,就应该把道德砝码的天平摆在自己心里,看自己是不是失去了重心。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爱情这玩意儿是个“怪物”,容易使人迷恋,也容易丧失道德,被人玩弄。在最爱的人和不爱的人之间,如果我们“一叶障目”,看不清爱情的“嘴脸”,我们很容易被一种虚假的爱玩于孤掌之中,最后难以自拔,身陷困境。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姓杨的局长,他官居要职,权势显赫,虽年近五十,但仍然风流倜傥。上任第一年,他和一个比他小十五岁的女大学生静爱得火热。杨局长自知家有妻室,从不敢在公开场合与静见面,而单处一室时,两人如同干柴遇烈火,爱得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一晃三年过去,两人的感情已发展到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为了达到长相厮守之目的,杨局长愿放弃家庭和老婆离婚,而静呢?发誓除了杨局长不嫁。杨局长感动之余,在郊区附近为静购买了一套豪华商品房,每到周末,杨局长便借故出差,躲在郊区与静过起了非夫妻的生活。谁知好景不长。一年之后,杨局长因受贿“东窗事发”,被检察机关起诉。这时还蒙在鼓里的杨局长哪里知道,他所谓的最爱,在得知他的丑事败露之后,既不帮他筹措赃款,也没有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帮他一把,而是将杨局长买给她的房子以低价变卖,携巨款潜逃。杨局长得知,后悔不已。想起自己与静的爱情,杨局长像是做了一场噩梦,梦醒了,他却进了牢房,最后去监狱看他的,只有他的糟糠之妻。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不犯错误,但对爱情的认同应该有一个道德的尺度,这个尺度就是:你最爱的人,首先要看他(她)是不是一个甘愿为你作出牺牲的人,他(她)的付出,他(她)的奉献,不是挂在嘴上的一种承诺,而是一种默默无声的具体行动。当你有权有势正在走红时,爱也许会随之而来,但这种爱缺乏牢固的根基,一旦背运或失势,爱就如同漂浮在水上的浮萍,随风而去。人不是完人,不可能什么事都看得清,摸得着。但有一点是明白的,那就是真正爱你的人,无论你身处何种境地,他(她)都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你,支持你,哪怕你穷困潦倒,命途多舛,他(她)也会照样在乎你,爱你。这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深深烙在你所爱的人心上的一种道德砝码,人要是没有了这种砝码,一旦失去重心,不知有多少家庭要毁誉一旦。
  
  社会发展了,但传统的东西不能丢。如今有些青年人包括一些中年人,一说到国外,认为什么东西都被中国的好,甚至连月亮都认为外国的比中国的圆。国外的精华没有学到,而一些糟粕却被这些人奉为圭臬。什么一夫多妻啦,乱伦啦,不结婚可以先同居啦,等等。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时下又抛出一种“闪婚说”,一天认识,两天恋爱,三天可以结婚。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中国的婚姻真要是这样发展下去,没有责任感,没有道德约束,什么事都可以随心所欲,这个社会将会变成啥样?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每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家庭一乱,社会何来安定?爱情没有道德做保障,人性又在哪里?
  
  传统的东西不一定都是过时的,舶来品也不一定要全盘否定,问题在于我们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就是道德的规范,就是人生的法则。谁超越了这个度,谁就难免要做出有悖常理的事。
  
  爱情是古往今来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哲学命题。如何做好这篇文章,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因为结婚不是爱情的终结,而是爱情的延续。只有保持理智的态度,在道德的约束下,继续对爱的追求,才可能使爱情持久,一生在蜜月中度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总认为爱你的人应该去爱你,因此把他(她)对你的爱看得司空见惯;而你在相爱或者在结婚之后,突然发现对方不是你真正要爱的人,于是,你为了追求你的所爱,不惜撕下你的真面目,逾越道德的防线去做你不该做的事情。于是乎,在没有道德约束的防线外,另寻新欢,造成了对另一方的残酷伤害。生活中,像这类事情是普遍存在的。其实,犯下这样的错误都是由于自身缺乏对他方的深入了解草草结合加之缺乏道德的约束所造成的,这就是人生的悲哀,爱情的悲哀,婚姻的悲哀。
  
  男女相爱是一种缘分,我们不可能期望每个手指都是一般齐。人生本来就是残缺的,爱情也是如此,完美的东西只是一种追求。放弃了不该放弃的,痛苦的只是自己;追求不属于自己的,最后的遗憾还是属于自己。故在追求自己的另一半时,要懂得用心去先读懂对方,要在道德砝码的天平上衡量和把握好爱情这个度。男女双方一旦结合,家庭责任,道德责任便套在了双方的脖子上,两人应该共同为承担这个责任而努力,而追求,而奋斗,让爱情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生活是一部难读的书,在爱情这个章节里,我们往往容易被一些表层现象所迷惑,只看到好的一面,而忽视了丑的一面;只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而忽略了人的本质存在。比如当今,那些喜欢包二奶、养情人的高官以及靠暴利致富的款爷们,在他们不惜舍弃家室家庭而自命不凡要重新寻找爱情时,又不知有多少真爱存乎于他们心中?这种利用权势和金钱换取来的、以破坏他人家庭把自己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所谓“爱情”,尽管笔者对此早已是嗤之以鼻,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已经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现象,造成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严重滑坡以至沦丧。
  
  其实,对于我们不爱的人,我们都有过最爱的过程。那么,人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情感反差呢?这一切都源于人的心态不平衡所致,看到好的,还想最好的。这样一来,人身上的劣根性就自然而然地暴露出来了。说到底,爱情的悲剧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自己想入非非演绎的,是由于不遵循道德法则自导自演出来的。
  
  人应该时时加重自己身上的道德砝码,在对待爱情这个问题上,为自己的行为划上一个圆圈,如果超越了这个圆圈,我们就难免会遭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Category: 经典日志

23:09 Mar 12,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感动,无比。泪落,滂沱。

  她大学刚刚毕业,是唐山英才学校一名出色的英语教师,她做事沉稳,不拘小节,和同事交往总是面带微笑,与孩子们交流总是耐心、诚恳。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她过去的生活,是多么的苦涩。
  
  在教师弟子规分享的时候,她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敞开心扉,与老师们一起来分享过去苦涩的生活。
  
  她刚出生几天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去了姑姑家,在姑姑家一直生活到五岁才被父母接回家,然而,迫切回家的她并没有感受到家人的温暖,相反的是父母冷眼相对。从小她就做很多的家务活,小时候的她没有享受到父母抱着给买东西的待遇,没有和父母去过游乐场,她的童年是灰暗的。
  
  这也学就是她发奋努力的原因,从小在她的心里就有一种想法,那就是我要努力学习,走出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再也不要回来,再也不要看到父母冷漠的眼神。
  
  皇天不负有心人,她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收到了唐山学院本二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当她从学校把通知书拿回家的时候心中是无比激动的,自己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她兴高采烈的把通知书交到父母手里的时候,父母的眼中却出现了可怕的眼神,随后,父亲说了一句话:“大学不要读了,下了学找工作吧!”这对于她真的是一个晴天霹雳,她哭了,哭的很伤心。
  
  接到通知书的那个暑假,她没有像其他的毕业生一样能够好好的休息,没有去旅游,她一直在打工,她要拼命地挣钱,她要去上大学,她要用实际行动来说服父母。然而,整个一个暑假,为了上学的事情,父母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
  
  快开学了,她的父母终于抵制不住亲朋好友的劝说,答应让她去上大学,但是只给了她上大学的费用,其他的什么都没有给。这对于她也是高兴的事情,她利用自己暑期打工的钱买了上学的行李用品上学去了。
  
  第一次去上学,是她一个人去的,没有家人陪同,无助和孤单在她的内心回荡。
  
  大学的四年生活是无助的,为了自己的生活,她利用各种节假日去打工挣钱,终于她顺利的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
  
  大学的生活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学毕业了,她来到了唐山英才学校,成为了一名英语教师,当学校第一次放假回家的时候,刚刚参加工作的她手中并没有多少钱,但她向同事借了300元钱,回到家里,把自己今生的第一次工资交给了父母。她说,父母毕竟给了生命,是他们给我上大学的机会,他们当时的阻拦,肯定有他们的苦衷,我虽然现在没有钱,我宁可借钱也要给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Category: 网络日志

分页: 1223/4306 第一页 上页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1232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