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4 Feb 16,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贫穷的记忆

 
  母亲老了,更爱唠叨五十多年前早已走得没影的事儿了。在她的唠叨中我了解了一些些那些年月的生活,深受震撼,故录于下。
  
  就从母亲和父亲结婚那一天讲起吧。
  
  母亲在亲戚邻居的陪送下来到父亲家,刚到门口,忽听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咚咚咚急促地逃过来了。一看,原来是父亲在前面跑,爷爷正在后面边追边骂:“败家子啊,有出息了,结个婚吧,你连鞋子都买上了啊!”父亲家穷,兄弟五个,怕养不活,就把父亲给了这个爷爷当养子,贫穷的故事从一出生就开始追随着父亲了。
  
  爷爷是个精明人,家事看得紧,最怕小媳妇儿贪吃好玩。有一回母亲在洗碗,看见碗底有几口汤没喝干净就捧起来喝了。爷爷正好在窗外看见,忍不住就骂起来:“天杀的,败家的啊,捧着这么大的碗吃,什么家禁得起这么吃!”母亲说顺了嘴又说了一句:“你爸前一个媳妇儿就是因为拿了一点钱和伙伴们一起吃了顿饭就被赶回去了。”我大为好奇,正想探寻往事,看妈妈自悔失言的样子却又不好意思再问了。
  
  妈妈十三岁上没了娘,我外公被打成右派下放农村,她这大姐就担起了娘的责任,可是十三岁的孩子又能做什么呢?夜里四个姐妹同盖一床被子,不知为什么,被子偏又特别小,这个一头拉了去,她那头就没被子了,头上拉紧一些,脚下又空着了。小舅才六岁,夜里还尿床,妈妈把那一头翻过来,干的一头翻过去,冬天夜里还下着雪,尿湿的被子冷冰冰的,她再也睡不着了,就只好坐起来哭到天亮,哭啊哭啊,只能哭自己为什么命特别苦啊。有时候家里没盐了,菜都没办法煮,妈妈又开始为难了:是去跟邻居借盐好呢还是借钱好呢?借了盐,这顿吃了下顿还是没盐;借钱呢,明知道借了之后是万万还不起的,可怎么好意思跟人有开口呢?为了那点盐,妈妈又要坐下来哭,哭自己没娘的孩子命苦啊!
  
  后来妈妈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一个个地大了,饭量大得让人发愁。妈妈还在工厂里做工,每天下了班就匆匆忙忙回家煮饭,煮出来,也就一小锅地瓜饭。妈妈打饭,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在旁边瞧。打好饭端起来刚要吃,二哥忽然说:“妈妈,你那碗为什么比我的大?”妈妈听了这话再吃不下了,赶紧地把饭扒给二哥。在长身体的孩子啊,都能吃得下一条老虎呢,怎么不饿呢?妈妈吃不饱,两脚发软,又赶着去上班了。多做几个箱子,多赚一包米的钱也是好的。
  
  我出生的时候家里已不再穷了,哥哥姐姐也都开始上班赚钱。我和三姐安安稳稳地读书,已经不知道贫穷的滋味了。邻居都羡慕我妈有两个聪明的女儿,天生是读书的材料,一考都考上大学。后来日子越过越好,姐姐们都穿着漂亮的衣服,用昂贵的化妆品,哥哥们都有自己的摩托车,只有我还是个穷学生,但是个快乐的傻孩子,无忧无虑的。我以为贫穷和苦难从来没有在世界上存在过。每天饭后全家聚在亮堂堂的灯下说笑,邻居闻着声儿都来门外倚着,还有擅长说故事的叔叔,专爱说那些我听着听着就得捂上耳朵不敢再听又舍不得不听的鬼故事。唉,那样的日子,永远不会再有了。
  
  后来我成了家,带了孩子回娘家。一个夜里,一觉醒来,发现母亲还在灯下忙着裁裁剪剪,我很奇怪,问母亲做什么,母亲说,她在做一件棉袄给我的小宝宝。充满民俗风情的纯棉布,里面絮着洁白的棉花,真不知道母亲从哪里搞来这些东西。我惊奇地问:“妈妈,你会做衣服?”妈妈说:“怎么不会,你们小时候身上衣服全都是我做的,你忘啦?
  
  ”我真忘了,只依稀记得有一次儿童节表演节目,老师规定要穿白衣蓝裙,我回家跟母亲说了,第二天,我真的看到衣柜里有一套漂亮的衣裙在里面静静躺着呢。我只知道高兴了,忘了问妈妈那是哪来的。原来是母亲自己做的。
  
  “您是怎么学会做衣服的?”
  
  “弟弟妹妹们没衣服穿没鞋穿,总不能让他们穿破衣服给别人瞧不起吧。看着别人怎么做,我就跟着做,慢慢就全都学会啦。”母亲说得稀松平常的样子,可我实在无法想像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是怎样拿了剪刀针线在灯下无师自通一针一线地为更小的弟妹们缝制衣服的。好强的母亲,再怎么穷,再怎么难,也不肯让别人来嘲笑自己的家庭的。
  
  “布鞋最怕就是做鞋底,一层一层布要敲,一针一针地扎,那么厚,得用锥子先扎了洞才能穿过去。”哇,传说中的千层底布鞋,我妈妈居然会做!我羡慕极了,跟妈妈讨说,“妈妈,什么时候也给我做一双吧?”真是个没心肝的笨孩子。妈妈眼花了,再也没法做鞋子了。母亲眯了眼,又仔细地开始缝那件小棉袄,我懒懒地睡去了。第二天醒来,我在桌上真的看见一件极其漂亮可爱的棉袄,针脚那样均匀细密,没有一丝错线。我捧着那件珍贵的衣服,既为母亲的细心的爱所感动,沉醉在母爱带来的无比温馨的幸福里,同时我又深深心疼我的母亲,从那么小开始,就承担再没有其他人可能承担起来的重负,一个人,苦得哭了,也没人知道,没人依靠。唯一让我还能为她高兴的是,吃过那么多苦,我们终于有了温饱的日子。
  
  现在母校已经七十多岁了。父亲已经走了几年了,母亲偏又中风,行走不便,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看见母亲瘫坐在圈椅里难受的样子我又想起母亲曾给我讲过的那些苦日子。上天啊,为什么就不能给我母亲,这样吃了一辈子苦的人一个安宁幸福的晚年呢?难道真的有什么命运在安排我们这些凡俗的人去过九九八十一难,孤单,贫穷,病痛,离别,一样也不能少地去承受吗?贫穷也许不只是记忆,苦难也许也不只是记忆,它们与我们如影随形。

Category: qq空间日志

20:34 Feb 16,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生活需要爱,但爱有别于生活。

  人的一生总是与爱结伴,与爱相随,直至老死。爱对于每个人来说,就如同粮食、空气和水,亦是人生存之宝。
  
  没有爱的日子是落寞而痛苦的,有爱的日子是幸福而甜蜜的。所以,当我们拥有爱并享受爱的甘甜时,除了好好把握之外,还要懂得怎样去珍惜。
  
  然而,人世间男女之爱又是很难说清楚的。比如你喜欢的人,他(她)不一定喜欢你,而你不喜欢的人,却像藤缠树一般时时缠绕着你,害得你爱也不是,舍也不是,常常于烦恼中痛苦度日。
  
  其实爱十分简单,爱则合,不爱则分。故爱的一方,一旦失去了爱或爱已经成为往事,我们应该理智地去面对,重新做出选择。要是彼此间还有缘分,还可保持朋友间的友好往来,也不失为一段人间美事。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年轻男女对这个问题却看不透。在这些人眼里,爱是他(她)的“专利品”,是“私有财产”,一旦拥有,就不允许任何人碰撞。否则,自己得不到,也不希望别人得到,故而千方百计地寻找报复的途径,最后因缺乏理智,不注重后果,酿成不该酿成的悲剧。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故事。小王与丽丽是一对初恋情人,同在一家公司上班,后来丽丽考上了公务员,走进了政府机关。这本是一件值得小王高兴的事,谁知小王心胸狭窄,总认为丽丽与别的男人有染,几次约她出来,丽丽都说工作忙,没空。
  
  一次中午,他跑到丽丽单位,发现她和一个比他个头还高的帅哥有说有笑地坐在电脑旁聊天,小王说,你既然没空,为什么有时间聊天?丽丽解释道,她刚刚打完一份材料,正在征求办公室主任意见,叫他不要多心。可小王听不进,气不忿儿地扭起屁股走了。晚上丽丽主动约他出来聊聊,可小王摆起一副大老爷们的架子,不肯去。
  
  也许是巧合,那天晚上丽丽觉得很烦,便邀请自己的闺中女友菲菲一起去“青春屋茶楼”喝茶。刚走进茶楼,竟意外地发现小王坐在茶楼的一角搂着一个女孩子调情。丽丽一见,顿时火冒三丈,走过去质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不料小王恬不知耻地对她冷笑说,你可以找帅哥聊天,我为何不能找一个靓妹谈情?丽丽气得含泪离去。
  
  以后几天,小王打电话约丽丽出来,丽丽始终没有去,最后两人不得不分手。按说,两人既然情已断,爱已绝,好聚好散也就罢了,可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一晃半年过去。一天上午,小王外出办事,凑巧碰见丽丽和那个帅哥走在一起,他嫉妒得要命,跑到附近一家农药店,买了一瓶硫酸,趁丽丽不知,从后面冲上去,对着丽丽的脸一阵乱泼。可怜那丽丽,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在一声惨叫之后,面目全非地倒在路旁。路人当场将小王抓住,扭送到公安局。审讯中,民警问小王为什么要这样残酷地伤害他过去的女友,不料小王大言不惭地说,丽丽本来就是我的,别人为什么要抢走她?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当民警告诉小王丽丽并没有与那个帅哥有染时,小王不信。那位帅哥(即办公室主任)不得不出面解释,说他与丽丽只是上下级关系,从没有过非分之想,而且他早已结婚。小王一听,后悔不已,但为时已晚。小王最后以故意伤害罪判了十年徒刑,但丽丽那张漂亮的脸蛋从此告别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也许有人会说,小王是罪有应得,因为他在没有了解事实真相之前,做出了违背天理和良心的事,心胸狭窄,自食其果,而丽丽则成了小王爱情的牺牲品,可悲但不可怜。不管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其中有一点不能漠视,那就是,当爱已经失去,两人无缘结合时,双方都应该理智地对待,最好是给别人一个解释的理由,两人好说好散。最终不能成恋人,也可以做朋友,而且是很好的朋友。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失恋故事。青年时期的罗曼·罗兰已在文学上崭露头角,他想在文坛上开创前辈作家没有做到的伟业。不仅如此,他还对音乐,对新兴的科学技术都感兴趣。可就在这时,他认识了一位意大利姑娘,名叫索菲亚,长得聪颖、秀丽、才貌过人,罗曼·罗兰一见倾心。他们常在一起谈论文学,探讨人生,很有共同语言。当他将埋葬在心底的秘密吐露出来,表示对索菲亚的爱恋之情时,却遭到了对方的婉言回绝。失恋了,怎么办?罗曼·罗兰在难熬的精神苦痛中度过一段时间后,大胆地向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请教。几个星期过去,他收到了托尔斯泰长达三十八页的回信。托尔斯泰的话,给罗曼·罗兰拨亮了一盏心灯。从此,他发奋创作,经过十年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一部轰动世界文坛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紧接着,他还把与索菲亚之间失去的恋情写成一篇爱情小说《罗马的春天》。在罗曼·罗兰看来,索菲亚虽然拒绝了他的求爱,但他并没有因此仇恨索菲亚,相反地更加珍视同索菲亚的纯真友情。索菲亚也是个开朗、豁达的女子,她很乐意保持与罗曼·罗兰的友谊,尽管他们之间的爱情之花枯萎了,但友谊之花却越开越鲜艳。后来,罗曼·罗兰一直把索菲亚当作他最信得过的“知音”,还把他们的信件编成一本“两地书”,取名为《亲爱索菲亚》,在巴黎正式出版。
  
  爱是神圣而伟大的,她来自两颗心灵真诚的碰撞。对于青年男女来说,任何一方都没有权利去亵渎甚至侮辱她。爱创造平等,但不追求平等。当爱的一方突然提出分手时,我们只能理智地去接受这个给自己心灵带来痛苦的残酷事实,而不能把她作为要挟或摧残他人身心的一种恶劣手段,以至于最后给自己埋下不幸的种子。
  
  学会爱与学会做人是一样的道理。做人的前提首先要懂得真诚待人,善以待人,以心换心;而爱的前提首先是要懂得付出,懂得理解,懂得尊重,在自己的情感范围内,用自己的真爱去换取对方对你的认同。无论是女方还是男方,谁都有重新选择爱的权利。当他(她)认为一方不能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时,他(她)有权离开他(她)并不爱的人。既然没有了爱,又何苦去纠缠或者毁誉别人?坦荡荡地重新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爱的路不是更好吗?如果在失去爱之后,还一味地强调个人原因,以自私的心态千方百计地从你心爱的人那儿骗取本不该属于你的爱,或者把自己的痛苦强加于别人之上,那么,最后最可怜的人还是自己。
  
  人世间有太多的爱情悲剧,而这些悲剧的发生,大都是因为走不出自己的狭隘天地,在选择爱和选择生活这条道路上出现了偏差,最后走进了人为的死胡同。当爱一旦失去,或者已经成为往事,我们若能抱着一颗真诚的心去祝福对方,放爱一条生路,相反地,爱情之花虽然凋谢,但友情之花一定会绽放芬芳。
  
  爱的伟大就在于无时无刻都在为他人着想,以一种无私的情怀关爱他人,善待他人,直至付出一切。这是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哪怕已经失去了对方。
  
  人活着是有责任的,爱也是如此。如果你不把自己当作社会中的一员,而任其自己胡作非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这与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有一句经典名言:“如果男人或女人,不把自己看成是社会中的一员,如果他对于社会的生活和美好缺乏责任感,那又怎么能爱别人呢?又怎么能够确信自己的价值比禽兽更高呢?”爱一个人首先是要对别人负责,离开你所爱的人,也要对其负责,而这种责任恰恰是你对社会的责任。
  
  生活需要爱,但爱有别于生活。其因是,生活是实在的,而爱则需要理智,没有理智的爱与禽兽没有多少区别。所以,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爱一个人是你的自由,放弃爱一个人也是你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以不侵扰、不伤害他人为前提,爱则合,不爱则分,理智化解矛盾,放爱一条生路。

Category: qq空间日志大全

20:33 Feb 16,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怀念童年

  最近一段时间里,总是很怀念我的童年。过去的那段时光,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童年里的欢声笑语,天真无邪,稚嫩、勇敢,甚至是愚蠢或是笨拙,现在想来都是那么的美好啊。嘴角便不禁微微上扬,脸上浮起了幸福的微笑。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同事领着孩子,边走边笑。孩子一会跑左,一会跑右,正当你看见他在石阶上游走的时候,眨眼的功夫,他已经跑到你的身边,拽着妈妈的手说:“肚肚好饿啊,先买点糖吃吧.......”,呵呵,真的是好可爱啊。这时脑海里便浮现了我的童年记忆!
  
  童年里,我曾在农村生活过。因为姥姥家在那里。我会爬墙,上树,放羊,真正还是一群小野孩的领头人呢。那时候玩的叫一个痛快。可以说:“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啊。早上和姥爷一同来到自家的自留地里,坐在地头,拿出小刀削着一个又一个的蔓菁吃,甜辣甜辣的;晚上听到满村子的狗狗们狂吠不止的时候,再闻到烧玉米杆的味道的时候,看到袅袅的炊烟。就会听到姥姥熟悉的声音喊着:“兔闺女、丑丫头.......回家吃饭嘞”等等一大堆奇怪的称呼,那些全是姥姥对我的昵称呢,嘿嘿......吃饭的时间到了,这便是忙碌的一天过去了。
  
  童年里,我曾在大城市——天津生活过。因为奶奶家住在那里。我怕脏,整天呆在屋子里玩着洋娃娃,看着小人书,紧遵奶奶的教导:“不许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走出屋子”等。所以在我再回到包头时,我看见我曾放过的羊和赶过的猪,就吓得躲在妈妈的身后不敢出来,操着一口天津腔:“芥是嘛呀?呜呜~~~~~”
  
  哈哈,这就是我童年里俩段不同的生活环境。但是不论我在哪里生活,我的内心都是快乐的,奔放的。现在的我从事着,接触着,忙碌着的正是孩子们将来要回忆一辈子的“童年”快乐站——“站长一职”。
  
  童年在人的一生中,似乎是最短暂的。可是,这似乎短暂的童年却是人生中最悠长最美好的时光。我们仅在儿时体验过时光的永驻,而到了成年之后,儿时的回忆又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因此,对聪明的人来说,倘若你珍惜你的童年,你一定也要尊重你孩子的童年。当孩子无忧无虑的玩耍时,不要用你眼中的正经事去打搅他。如纪伯伦所说: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爱他,却不能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执意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是在粗暴的夺走他的童年。
  
  让我们在怀念自己的童年的同时一定珍惜我们孩子们的童年。

Category: 经典日志

20:33 Feb 16,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定格在记忆中的回家过年

  
  年关将至。以前每到这个时候,我的心就像长上了翅膀,早已飞回了故乡,飞到了父母身边。可如今,每当我看到老乡带着妻儿一路欢歌笑语回老家过年时,我就想起了父母,想起了每年回家与他们一起过年的情景。
  
  我的老家坐落在湘西南一个四面环山的秀丽小镇,那山、那水、那人、那村落,以至于那里的一草一木,在我的记忆中,犹如一幅幅美妙绝伦的山水画,总会勾起我无限遐想。特别是每年回家过年,只要一想起回到父母身边那种感觉,无论你遭受过多少委屈,都会因亲情阳光的照射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记得父母在世时,一到放假,便急不可耐地往家里赶。刚踏进老家那扇古老的窨子屋大门,一声“妈,我回来了!”哪怕母亲再忙,都会撇下手头的活儿,接过我的行李包,上下将我好一阵打量,看是瘦了还是胖了。接着走进厨房,打来一盆热水,又忙不停地从厢房的柜子里取出一块早已准备好的香皂和新毛巾,随后笑嘻嘻地蹲在一旁,看我洗去旅途的疲劳。待我洗完脸后,母亲便走进厨房,用柴火为我煮上一碗热腾腾的荷包蛋,然后端至我的手上,看着我一口口吃。每每这时,我的心里像灌满了蜜似的——甜透了。
  
  在我们湘西老家,年关是最忙碌的。杀猪,灌香肠,舂糍粑,蒸酒,炸炒米,做年豆腐,屋前屋后的卫生,还有过年期间用的柴火,都要在年前一一准备到位。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我回家过年,本想为她多干点事,可她总是把我当客人一般对待,除了体力活儿外,其他事一概不让我插手。要是我争着多做一点,她心疼得不得了,生怕我累着,急忙劝我坐下来休息。我说:“妈,你不要太娇惯我,我都是大人了,你就让我多帮你一点吧!”母亲却笑着回道:“儿啊,你回来了就好,天天能看到你,我累一点也高兴。”在母亲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农村过年比城里热闹。大年三十那天,天刚刚吐出鱼肚白,就能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早饭过后,一家三口便开始分工,我打扫卫生,劈柴,母亲做饭,洗菜,父亲照看他的小摊点。母亲做的饭菜在当地是出了名的,不仅味道好,而且花样翻新,品种齐全,一块普通的豆腐,她就可以弄出三四种不同味道的菜肴。特别是她的腊肉煮豆腐,堪称一绝,炕过的豆腐在她的手中,切得像竹膜一样的薄,吃进嘴里,那味道真是美极了。到了下午三点多钟,这时,你就可以听到从外面传来的接二连三的鞭炮声,这家没有放完,那家又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只要听到这鞭炮声,你就知道各家各户开始吃年饭了。我们一家人少,那时我还没有女朋友,除了父母就是我这个独子。吃年饭前,按照当地习惯,还要到坟山为老祖宗祭祀。回来后,在自家的堂屋里燃烧一点纸钱,以保来年风调雨顺,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始吃年饭。
  
  年饭过后,是我最忙碌的时刻,左邻右舍拿着红纸来到我家要我为他们写春联。那时候,我在村里人眼里算得上一个“读书人”,加之我的隶书体写得好,村民们都视我为“书法家”。在我为村民写春联时,父亲喜欢站在我旁边看,每写好一幅,父亲都要夸我一句,说我笔力雄健,字透纸背,有书法家的风范。其实我知道这是父亲对我的激励,他看得开心,我也写得卖力。
  
  大门外贴好春联后,新年便算开始了。到了除夕晚上,母亲就把火坑里的火烧得特别旺,预示着明年家旺财旺人更旺。当一家人坐在火坑旁一起聊天时,母亲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说几句吉祥话,然后把压岁钱递给我。那时我都是二十大几的人了,可母亲还像对小孩子一样对我,每年除夕都要给我一个红包,这可是母亲劳动得来的血汗钱啊。当我推辞不想接时,母亲就会抓住我的手说:“儿啊,你不要嫌妈钱少,等我老了,做不得事了,你再孝敬吧!”每每这时,我都会满含热泪,动情地凝视着她那张布满沧桑的脸。
  
  父母没有打牌的嗜好。过年那几天,父亲喜欢串门,早饭过后,要到吃晚饭才回家。而母亲呢,哪儿也不去,坐在家里陪着我有说不完的话。那时农村还没有电视,我就天天逗母亲开心,说些城里的趣事,有时陪她去外面走走,或到我儿时玩过的地方去看看。要是舞龙灯的村民来到家门口,母亲就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个红包送到他们领头的手里,然后,领头的就叫舞龙灯的队伍到我的家里走一圈。那种场面,如今想起来还特别开心。
  
  三十岁那年,我带着女友回家过年,乐得母亲逢人便说,我的儿子找到媳妇了,还摆了许多糖果把邻居请到家里来玩。那一年,父母说他们是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年,因为他们见到了日夜都想看到的媳妇,这在农村,是多么大的喜事啊。当时我就想,父母每年盼儿子回来过年,其实盼的就是一份亲情,一份幸福,一份心理上的满足,一份来自亲人的牵挂。做儿女的如果连这点都不能给父母,那又是何等的残忍和不孝啊!对于父母,我亏欠他们的太多太多,对于他们的心情,我特别能够理解,因为人都有做父母的那一天。所以,每年我都要回到父母身边过年。
  
  然而最令我痛苦和难忘的是在我母亲七十二岁那年回家过年,没想到这一年竟成了我与母亲的最后诀别。那是1989年的春节,我和妻子带着仅有九个月的女儿回家过年,那时母亲已经患上鼻烟癌,而且已处于晚期。可是母亲一见我们回家,依旧显得那么精神,那么乐不可支,抱着我的女儿到处游玩,一般人很难看出她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记得那年除夕,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地吃过团年饭之后,母亲突然说她身体不适,便抓住我和妻子的手说:“儿啊,妈看来不行了,这次你们回来,妈很高兴,但不知妈还能不能等到明年与你们一起过年。你们两个要互相恩爱,好好过日子,把孩子带大,妈祝福你们。”我听到这话,喉咙一阵哽咽,便和妻子一齐安慰母亲,说她的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可母亲却强打起笑容说:“你们不要安慰我了,我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只要你们过得好,把你爹带到城里去住,好好孝敬他,我也就放心了。”母亲说完,我们把她扶到床上。谁知这一躺下,母亲就再也没有起来。正月十九早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在我们一阵歇斯底里地哭喊之后,母亲便含笑离我而去了。我好痛悔,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结婚,竟然在母亲去世前,女儿还不能唤她一声“奶奶”。www.qqee.net
  
  自母亲去世后,我再也没有机会回家过年,那栋古老的房子,那片生我养我的故土,还有那些热情好客的左右邻舍,都成了我永恒的记忆,成了定格在我记忆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年”。
  
  我多么希望还能回老家去看看,再踏上故乡那片热土,去真情感受那山、那水、那人、那村落,以至于那里的一草一木,和亲人坐在一起过一个快乐的新年。然而这一切,我只能在梦中追忆了。
  
  又逢年关。当我看到老乡携妻儿一路欢歌笑语回老家过年时,我就想起了父母,想起了每年回家与他们一起过年的快乐情景。每每这时,我的心里就特别难过,因为父母不在了,回家过年只能成为我美好而痛苦的回忆!

Category: 经典日志

21:09 Feb 15,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anyway  I am waitng for you, mayday.


  年初一因为情人节的关系 街上只有玫瑰和爱情。
  
  我因为单身的关系 totally ignore this holiday.
  
  好像一直没意义。没关系。
  
  时间好快。转眼老虎年。
  
  新年因为一些不开心的事变的没有意义。
  
  希望这些都快点过去。到遥远的地方去。
  
  新年最好的礼物。是五月份的演唱会。
  
  我又要去看你们了。
  
  五月,五月天。
  
  这一次。
  
  不是一个人。
  
  多好。
  
  如果可以。时间倒回。
  
  想要告诉2007年的hh。
  
  即使有多少遗憾。
  
  我也从来没有后悔做过的每一个决定。
  
  including loving you.
  
  我有很多愿望要实现。
  
  所以我会认真起来做每一件事。
  
  只有一件事。
  
  我想要一场恋爱。
  
  很认真的恋爱。
  
  上帝叔叔。请带给期许的爱情。
  
  像 五月的阳光 那么明媚。
  
  anyway  I am waitng for you, mayday.

Category: qq日志

分页: 1290/4306 第一页 上页 1280 1281 1282 1283 1284 1285 1286 1287 1288 1289 1290 1291 1292 1293 1294 1295 1296 1297 1298 1299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