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 Feb 15, 2011
edit by: 开心就好
不要丢失了感恩的心
每次静下心来,独自沉思的时候,我总是在想: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已的努力。实际上,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们都受到过别人的帮助,一旦你选择了明确的目标,付诸行动之后,你就会在不经意间发现许多人给予你的意料之外的协助。因此,你必顺感谢这些帮助过你的,支持过你的,鼓励过你的人,同时也要感谢苍天对你的眷顾。
“心怀感恩”是指一种深刻的情感蕴积,它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你神奇的幸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慧源泉。感恩是一种生存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你必顺真诚地感激别人,感激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不只是虚情假意。
感恩和慈悲有异曲同工之妙。时常怀有感恩的心,你会变得更谦和,可敬,和蔼可亲。
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对的,不论人遭遇多少恶劣的情况,多么大的困难,它们都还可能变得更糟。所以你要感到庆幸,因为你所经受的磨难还很少。每天都用一点点的时间,为你的所得而感激,为你的幸运而感恩。
生活中的虔敬之辞应该经常挂在你的嘴边,千万不要吝啬。以特别的方式表达你的感谢之意,付出你的时间和心力,这比物质的礼物更可贵,更持久。
花一点时间和精力,把你的创意发挥在感谢别人上。例如,你是否曾经想过写一张字条给你的领导,告诉他你的工作进展,感谢工作中获得的点点滴滴。有了这种独具一格的感谢方式,你的领导肯定会注意到你。感恩是相互的,也是会传染的,领导也会以同样具体的方式传达他的谢意,感谢你所提供的服务工作。
生活处处存在感激,不要忽略了你周围的人,你的丈夫或妻子,亲人,朋友及工作的伙伴。他们或多或少的都理解你,支持过你,勇敢地说出你的感谢。他们就会很感激你对他们的信任,经常如此, 就可以增强亲情,友情与家庭的凝聚力。
大家可能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只装满水的大林桶里,无论它怎么挣扎都是徒劳,根本爬不出去,老鼠吱吱地发出凄惨的哀鸣,可是却没有谁能听见。可怜的老鼠心想;也许这就是的我宿命,这只桶应该不是坟墓。正在绝望的时候,一只大象从桶里经过,听到了小老鼠的呼救声,于是就用鼻子把它救了出来。
小老鼠对大象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希望能报答你。
“你认为你怎样才能报答我呢?你不过是一弱小的小老鼠。”大象不屑地说。
没过多久,一天晚上,大象在丛林中不幸被猎人捕获。猎人们用绳子把大象捆了起来,准备天亮后运走,大象痛苦地躺在地上,无论它怎样努力挣扎也无法扯断绳子。
这时,小老鼠出现在大象的面前。它开始用力地咬绳子,终于在天亮前咬断了绳子;大象在小老鼠的帮助下获得了自由。
小老鼠对大象说;我已经偿还了你的救命之恩,我的诺言也履行了。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社会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注定要与他人交往,相互帮助是自然的,如果你只知道一味的索取而忽略了付出,换句话说,就是知恩不报,那么总有一天会被周围的人抛弃。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永远都会有些事情需要感谢,感恩不花一分钱,却是一项具有无穷魅力的投资,它会充实你的人生,荡涤人的灵魂,铸就人的品格,成就人的未来。
Category: 经典日志
20:45 Feb 15, 2011
edit by: 开心就好
愿人依旧,爱依然,情永远。
总是喜欢素面朝天地走在天空下,笑看花开花落,淡看云卷云舒,享受那一份干净和清新,让心回归自然,寻找一份简单和平静;喜欢在春光明媚的早晨,享受那娇艳欲滴的一抹新绿;喜欢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感受那一片绚烂所淋浴着的温暖;喜欢透着淡淡忧愁的雨季,有时会不禁走在雨里感受小雨飘然的意境,接受那种畅快淋漓的洗礼。
辛苦颠簸在红尘里,认识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在我们身边来了又走。有些人仅仅只是我们生命中一个过客,来无痕去无迹;有些人有缘相守一辈子,却在心里激不起一丝波澜,寡淡无味;有些人仅仅就看了一眼,却在心底从此生根,甚至牵念一生,千帆过尽之后,心中最美的仍是那一闪而过的心悸和灿烂。
真真切切地爱过,也被深深地爱过。在爱能继续的时候,让我们倾尽所有的依恋和期盼,去守一份难得的情缘,学会珍惜当初的拥有;在爱结束的时候,让自己笑着挥一挥手,彼此互道祝福,然后华丽地转身,留一个优雅的背影。这样的爱,永远是无悔!
许多的人,爱一生,恨一生,痴念一生,却也只能惆怅一生,遗憾一生。仅仅一个转身的距离,一切成了断点,原本如此熟悉的两个人从此永不相见,形同陌路。当终有一天在某个路口偶尔遇见,眼里闪过一抹惊喜,然后学会了不动声色,平静地道一声“你好!”这世上没有谁会永远是谁的谁!有的人注定只能被伤害!有的人注定只能错过,有的人永远只适合活在另一个人的心里!
岁月让我们懂得,有些爱即使你倾尽所有也无济于事,不爱了就是不爱了,再多的努力和等待只是徒劳,剩下的只是卑微。所以潇洒地挥一挥手与往事作别,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理由,寻找下一个出口。爱也不可能随心所欲,面对残忍的现实,它有着太多的无奈,即使面对一份难能可贵的旷世真爱,也只能忍着痛放手,落下的是一地的遗憾,回忆成了仅存的温暖。因为,你再强大也抗拒不了命运的力量!
有些人无谓失去,有些爱无谓永远,有些情无谓天长地久。失去了,前方会有更好的风景在等你驻足,“天涯何处无芳草”,因此无需留恋,更不用回首;爱散了,只要心中有梦,相信伤了之后还会再爱,因为经历过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会更加珍惜;情飘远了,突然明白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但毋庸置疑曾经的芳菲灿烂会凝成心里永远的美丽回忆。
两个人牵手之后就是心痛的放手,而人生最可爱就在那一撒手。那么在生活给我们戏谑玩笑的同时,我们就从容大度地绽放给生活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相信太阳依然会升起,月亮依然会如水温柔,星星依然会在天空微笑,大地依然会焕发生机,明天会更加美好;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辛苦打拼、追求,艰难前行,不断地在得到后失去,在失去中得到,请记得给自己一个坚强的声音,一个自信的微笑,勇敢地站起来继续无畏前行,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这世上有的人注定是为爱而生,为情而活的。他们的梦想总长在天上那个最高最耀眼的地方,一生在爱恨交织里百转千回,不撞南墙不回头,哪怕撞得头破血流,只为那拼却的一醉,在理想化的情感世界里,爱是他们精神世界里的一切,即便轰轰烈烈后是刻骨铭心的痛,心里也是永远无悔的执着和坚持。而有的人,在飘忽的岁月里懂得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面对生活中的不完美,他们知道向现实妥协,向命运低头,知道世上除了爱,还有很多值得他们拥有和珍惜的东西,他们甘心平淡,学会认命,然后波澜不惊地淌过人生的小河,平静而简单。www.qqee.net
岁月无痕沧桑有迹,回首身后跌跌撞撞的经历,总有一些光阴难以磨灭的东西留在我们记忆里,有苦涩,有欢笑,有感动,有泪水……这些情感的精髓,牢牢地占据着我们灵魂的最深处,总不经意地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如蝶般翩纤舞蹈。当我们蓦然回首那些曾经的点滴碎片,原来仍然如铅般沉重压在心头,令人窒息。
留不住的人,让他飞向他梦中的世界,寻找他的芳华灿烂,也让自己卸下心头情感的重负;不再如初的爱,绝决地放手,放爱一条生路,让它在广阔的天地里灵魂地飘飞,舞出一世的繁华;日益转淡的情,就让它飘飞远走,带走所有的过往,让一切尘封,不再留恋。
人生就是一场无止境的漂泊。面对生活中那些触不及防的意外、突如其来的伤痛、从天而降的灾难,相信,只要有爱,就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人生中所有的风雨,一切会变得轻松而释然……
正如一位资深者所说:这个世界,对你而言,有些人,是用来让你变成熟的,有的人,是用来让你永久的思念的,有些人,是用来让你一辈子白头偕老的。
愿人依旧,爱依然,情永远。
Category: 情感日记
20:45 Feb 15, 2011
edit by: 开心就好
情人节这天,是春节后难得的一个艳阳天
情人节这天,是春节后难得的一个艳阳天,繁华的闹市区,依旧是春节时的装扮,大红灯笼挂满了街头巷尾,路两旁的一面面彩旗在风中飘舞。各大商场门口,醒红的对联、彩画、巨大的商业横幅,十分耀眼醒目。
我是在帮学生到市一中联系转学后来到这繁华闹市区的。只见这里车来车往,人流熙攘,商贩们的吆喝声、叫卖声充斥于耳。放眼望去,只见天桥两侧的路口,人行道上,平时的小摊位旁,是一框框、一钵钵娇艳的红玫瑰,如两条红色的长龙,在艳阳的辉映下,显得熠熠生辉,生气勃勃。
平时很少有时间上街的我,在这样一种节日气氛的感染下,在这个情人节里没有“情人”相伴的时刻,沐浴在春暖花开般的阳光里,心里别有一番风情。
我就这样边走边看,满眼是行人喜气洋洋的脸和缓缓攒动的人头。一对对青年男女牵着手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小商贩们手中端着一个个小纸篓,迎着满面春风的帅男靓女不断地吆喝着。
“先生,给你身边的小姐买朵玫瑰吧,不贵,五元一朵。”
“小姐,给你的男朋友买一朵吧,买四朵送一朵。”
那些个青年男女在商贩们热情的目光下,也许是碍于面子,大大方方地从兜里掏出钱来,接过商贩们递过来的红玫瑰,然后送给身边心爱的人。
我站在超市门前一角,感受着年轻人的狂热和亲昵,心里很是羡慕,不由得轻轻吟道:年轻真好!
正当我沉醉在年轻人的浪漫之中时,从我身后的超市走出来一对情侣,男的大约四十五六,女的显得年轻漂亮,丰姿绰约。在他们走下台阶的那一刻,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拿着一把玫瑰高兴地迎了上去。
“叔叔,给阿姨买一夺玫瑰吧,大哥哥大姐姐过情人节,你们也可以浪漫浪漫呀!”
小姑娘天真的话语把女人给逗乐了,她瞥了男人一眼,然后开玩笑道:“你买一束玫瑰吧,回家送给你老婆过情人节呀!”
“她都是老太婆了,还过什么情人节。”男的显得有些不悦。
“如果我要呢?”女的一把亲昵地挽起了男人的臂膀,娇甜地说。
男的想都没想,从身上掏出二十元钱,把小姑娘递给他的五朵鲜红玫瑰送到女人手里。女人接过玫瑰闻了闻,转过身去,猛地在男人脸上吻了一下。男人很是感动,左右环视了一下,然后将自己粗壮的右手揽在女人腰间,一路嬉笑着朝前走去。
眼前的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如今男人养情妇,女人伴情夫早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怪现象,他们之间有没有情,有没有爱,我不知道,但男人对自己老婆说的那句话,我倒是为那些可怜的妇人打抱不平了。女人啊,难道你生来就是男人的附属品么?你也有过青春啊,可你的青春在哪里呢?
此时已近中午时分,可大街上的人流依旧不断。小商贩们的吆喝声,少男少女的嬉笑声,不时在我耳边响起。我走在大街上,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突然有一种很孤独的感觉。我想起了我的妻子,今天要不是帮学生转学,也许此时,妻子正伴随我穿行于熙来攘往的人流里,与我一同感受这情人节的喜庆。可是,我为了学生,妻子只能一个人独守寂寞。也许,她早就把饭菜做好在等我,也许,她正把我昨天换掉的衣服洗好后放在阳台上晾晒。
情人节这天,我孤独地行走在大街上,满眼是娇艳的红绿。从身边走过的一对对青年男女,不时地感染着我,而且像有无数只手挠着我的心。
想起这些年来妻子对我对家对孩子的付出,我也该让妻子感受一下情人节的浪漫,买一束玫瑰送给她。于是,我毫不吝啬地从身上掏出五十元钱,高兴地迎着一个正在叫卖红玫瑰的小姑娘走去……
Category: qq日志大全
20:44 Feb 15, 2011
edit by: 开心就好
春节过去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现在真正理解了上学时作文中那句当时应属无病呻吟的话:岁月如白驹过隙。
春节又过去了,和父母团聚了半月时间,又一次的分离,心里有些酸楚。真正的春节快乐只属于孩子们,他们的无忧无虑与天真可爱,给天气不算好的春节期间增色无数。
温暖:龙亭收费站
腊月二十一我就到家了,一路的鞍马劳顿,从最后一个收费站出来,马上感觉神清气爽,仿佛回到了童年般的内心雀跃。这个收费站叫龙亭收费站,地处当年龙亭侯蔡伦的封地,就是在这里,蔡伦造出了造福人类的纸。
这个收费站也是脑海里对家乡良好印象中的重要一环。
2009年春节前,我从西安乘大巴回家。因为西汉高速的通车,原本乘火车需要十余小时的路程,现在长途大巴只需三个小时就能到达,从西安十二点多上了车后,我就打开一本书看起来,我不关心汽车何时出发,我知道当天晚饭肯定能和父母一起吃。但这辆加班车在西安实在拖拉时间厉害,尽管满车的人怨声载道吵架骂娘,司机硬是撑到17:30以后,在我应该到家吃晚饭的时候,车才从西安出发。
抱着到了陕西就算回了半个家的感觉,我一直忍受着,但下车时还是被司机忽悠了。走走停停,将近22:00时大巴到了高速龙亭出口,有人下车,单从直线距离来说这里离我家最近,我对高速情况一无所知,就问司机龙亭下车后打的方便吗,“出租车很多非常方便。”听到肯定回答我就急忙下车,我一下车大巴即绝尘而去,另一位下车者下了路基估计是到家了,可怜我顿时处在黑暗的包围中,有点恐怖的感觉。我只能将两件大行李互相移动着,感觉过了两个世纪终于将自己和行李一起挪动到了龙亭收费站。
没有出租车的影子,我向收费站工作人员求助。美女收费员好象是汉中市人,她先给我打了个出租车司机的电话,停机,就问旁边收费亭里的另一个人有没有出租车电话,回答,没有,于是,这位美女就专门打电话给一个警察问出租车联系方式,没想到警察就在不远处,警察过来了,问了情况,找到一个司机的电话,从县城喊过来一辆出租车,这样,我才回到了家。还是家乡好啊,在受了一肚子憋屈后终于在家乡找到了温暖。
再一次经过这个收费站,我真诚地又一次为两年前的帮助表示感谢,尽管,现在里面的工作人员可能已不是前年今日此门中人,但这里同样给我温暖的感觉:到家了。
老家:风景依旧与与时俱进
老家的大环境还是老样子,山还是那些山,树还是那些树,人还是那些人,一切都很亲切。
但变化还是不少。前几年全国免掉学生的学杂费,使孔子都没做到的事情,被胡哥和温总做到了——孔子当时还收三吊干肉作为学费呢。同样是前几年免去了农业税,农民自从国家和阶级产生后天经地义要完成的“皇粮”也不用交了,现在种地国家给补贴,与以前相比,已倒过来了。最大的变化是水泥马路铺设到家门口了,再加上村里自己安装的免费自来水,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内容,终于在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我也是托这条路的福,才将车开回了家。应该还会有人利用马路做些文章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也许会有很多的有益尝试,这都是大好事。另一个醒目的变化就是最近一两年来,村里修了很多栋楼房,二层、三层、四层不等,我的小学老师对我说:“从来没想过我们村里会出现楼房,这世道真是大变样了,给你们当老师时我最大的理想是能买个手表戴在手腕上给别人炫耀炫耀,……”
农村:“萧条”和富足
虽然政策的变化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相对而言,农民的日子还是比较苦的。农村壮劳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农村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以前在农村里常见的鸡飞狗跳笑语喧哗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计划生育使出生率大大降低,我上中学时村里有浩浩荡荡的一支学生大军,因为住校,每到周六下午和周日下午(当时单休),周边的几条路上全是放学和上学的学生,络绎不绝热闹非凡,现在全村也就十余个中学生,那种景象再也不会出现了。没有了年轻人的大嗓门,没有了走东家串西家的人流,平时只能看到零零落落的白发老人,给人一种苍凉萧条,缺乏朝气的印象。
村里的人少了,各处的柴草就非常过剩。我上学时每到周日,经常利用周日和邻居们一起步行二三十里路到山里去砍柴再挑回来,那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天蒙蒙亮甚至还没亮就出门,直到下午两三点四五点才能回来。午饭是没有的,一般是身上装些锅巴,饿了就着山泉吃几口,虽然苦,但也有集体劳作的兴奋。现在再也没有人做这些事了,村里到处都是树,再也见不到光秃秃的地面了。年三十,去给祖宗上坟祭拜,祖坟一般都埋在附近的山丘上,以前烧完纸钱上完香就走了,现在不行,我们烧纸前先用扒子将满地约三四十公分厚的落叶清理掉,然后才能烧纸钱点香,还得在那儿守着,等纸钱燃烧完毕,否则将山林点燃了可不是玩的。很久以前,树上落叶一落地,马上就有人收拾回家了当柴火烧掉,还经常有人偷偷去别人家的林地里收拾落叶,类似于豆腐西施拿鲁迅家的狗气杀,所以就常有人扯着大嗓子骂人——那种骂人的腔调其实挺好听,类似于唱秦腔,一般只有四五十岁以上的妇女才会,称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惜现在东西多了,没人偷了,也没人顺着山梁骂人了,年轻人自然也就学不会那种腔调,大概快失传了。
粮食:幸福的老鼠和鸡鸭
几千年来,老鼠一直是老百姓的大敌,偷吃粮食,咬坏器物,所以才人人喊打,并且严防,但现在都和谐了。相比以前老鼠也有一肚子苦水要倒:“我不懂稼樯,不偷怎么生活?”白天人们看得紧,夜晚它就出来活动了,追逐游戏、恋爱结婚、为偷得活命粮食而艰苦地咬烂东西。但现在它用不着这么做了,房前屋后到处都是粮食,想吃就吃,吃腻了就换换花样,再也不用那么艰辛地“劳动”了,白天仍然不是他们的世界,但夜晚,老鼠文雅多了,不再有那么多的吵闹。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粮食多了,大家不再严防老鼠,也没了以前到处放置的耗子药,所以,猫也就没有“饮鸩止渴”之虞,这次回家,发现村里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猫。这里面也有辩证法啊,以前严防老鼠,老鼠成群,现在不防老鼠了,成群的猫让本来就数量不多的老鼠“胆小如鼠”。鸡鸭就更幸福了,小时候奶奶喂鸡经常将萝卜或者红薯切成小小的四方块丢在地下,鸡群吃的津津有味,现在随着人的富足他们也娇气了,早上妈妈随手揪下一个玉米棒子,将玉米粒搓下丢在地下给鸡吃,可是鸡也就是象征性地吃几口,想必他们可以在更多地方找到更好吃的东西,这顿起床后的早点它也就看的不那么重要了。
问题(上):投入与产出的失调
农村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农民宁愿离开土地外出打工成了产业工人,因为打工会有比较好的收入。不知道城乡户籍会不会变化,城乡间户籍打破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进步,但对一些配套内容未跟上的农村来说,麻烦挺大的。有一位过去的同学现在在西安某菜场卖菜,两个孩子一个带在身边在西安上学,一个在老家县城上学,寄养在亲戚家里。春季回家我们聊了几句,他说在农村种粮肯定不挣钱,有头脑的人会种菜,但下来算算帐,不算劳力和时间,每斤菜大概就赚几毛钱,现在我卖菜每斤至少可赚几毛钱,有时有的菜每斤能赚几块钱,种菜不如卖菜,我还省了很多时间,还没有市场风险。这是一个宁愿走出去也不愿留在家里的人。留在家里的呢?多年前响应政府号召家家户户种烤烟,不种就罚款,相信政府也是为农民考虑,逼农民搞副业,一阵风后,没人种了。后来又种梨树,政府发下树苗,最后那些树上结的梨子可以和核桃比大小,再后来苹果树、橘子树、莲藕不一而足,听说种藕还是不错的,但掏藕就不是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能做的了,寒冬季节在泥水里干活,那是重体力活,所以藕种的也少了。现在又流行种板栗树,结合退耕还林,但板栗似乎也不好搞,村里有个动手早的板栗“大户”,辛苦了一季,据说今年板栗收入也就两三千元。
问题(下):赡养及空巢
因为新农村建设,村里很多人家都搬到比较远的地方集中居住了,老的村落里大约还有一半的户族。在村里见到了几位老人,他们的处境都不怎么好。高老太太83岁,三个儿子都成家立业,大孙子已外出打工,但老太太一个人住在一间旧房子里,日常用度自己操持。黄老太太87岁,两儿三女,儿子都修了新房,但老太太也是一个人孤独地住在一间旧房子里自己生活。春节前几天的早上,我就亲眼见到老太太从场院里水龙头下提水时摔倒在地上。不知道是不是“坏事传千里”的缘故,听到见到的这样的赡养问题还比较多,即使子女都在身边的,有的老人也是一提起子女就伤心悲叹,一位年轻时经商从政在农村也算叱咤风云的老爷子,老伴去世后,自己一直单独居住在一个小房子里,至少目前还不打算和七子一女中的任何一家合住,儿子谈起老父亲时说:“不趁现在确定下来跟哪个儿子,趁自己还能干活时帮帮儿子,将来自己不能干活了,看看谁会管他。”也许,这只是无心的玩笑话,但却听得令人寒心。还有就是空巢问题。子女外出打工把老父母和幼子留在家里的很多,两个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彼此住在隔壁,子女都外出打工,常年累月也是自己单独生活。因为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这些留守的孩子学习成绩大多都不太好,所以,这种生活方式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延续。
信息:仍然闭塞
互联网世界绕开了农村,农村的信息仍然严重闭塞。互联网应能让农产品流通起来,使农民足不出户因地制宜地做买卖,让农民致富,这点我深信不疑。城里小孩都知道上网搜索需要的信息,但农村了解网络的很少,更不要说使用网络了。村支书家宽敞明亮的楼房里摆放着新的电脑,但网络也不通。虽然从硬件上接通网络并不难,但网络二字在农村还是“天外来客”。农民种的萝卜现在基本上都喂牛了,春节期间到田野里去看了看,那么大的萝卜还在地里没拔回去,拔回去没地方放,人不吃,不种不行,不能让地荒着,可是种了以后拿它做什么大家还没谱。红薯土豆到是收回家了,也一直躺在地窖里,大家只是偶尔尝尝鲜。还有很多的其它的在城市里挺贵重的东西,在农村都是废品,包括陕北的红枣柿子等,这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同时,珠三角、长三角劳动力严重短缺,但打工者外出前要到哪里去找一份工作,心里一点也没底,只能跟着感觉走,要么被亲友带着,要么凭感觉到了某地再去劳务市场上等待别人的挑选,费时费力费成本。但愿不久的将来,互联网的春风能早一日进到农村,进到农民的意识里。
星空:久违的感觉
女儿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晴空夜晚繁星满天的景象,这次回家算是开了眼。这种满天繁星的景象现在在城里见不到,如果张衡生在现在的城里,夜里数星星就简单多了,总共也就那么十颗左右。女儿的寒假日记里有一篇《假如》,其中有这么一段:假如神仙能帮我实现愿望,我就许愿,让南京的天上夜里也有很多星星。因为爷爷奶奶家的夜空里满天都是数不清的密密麻麻的星星,很漂亮,而南京的夜空只有几颗星星。这次回家,沿途所见污染问题比以前想象的还要严重,老家出发,翻过秦岭,从西安开始到南京,一路上都是灰蒙蒙的,说不清是雾是霾,也说不清是多云是晴天还是阴天,那种很混沌的感觉让人觉得憋闷。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富裕了,钱多了,但生活质量不见得和GDP一样提高了,菜场的转基因蔬菜、超市的防腐剂食品、幼儿喝着有毒的奶粉、等等,生活环境恶化的问题无处不在,即使吃着所谓纯绿色的食品,但呼吸的空气不绿色,如之奈何?
春节过去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古语云: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不管好过,还是不好过,都在一天天过着,大人一天天变老,小孩一天天变大,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地球还“可活”24亿年,人类终其一生也不过三万天。愿大家都能善待环境、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老人和孩子,让有限的生命健康、快乐。
Category: 经典日志
20:42 Feb 15, 2011
edit by: 开心就好
最后永远是死局。
标题来自兰金处女作里的一个章节标题:对那些在岁月之间阅读的人而言。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不去,只要看到兰金的书,总是会想起这几个字,所以尽管它和《任血流淌》这本书一点关系也没有,我还是想拿出来做标题。在岁月之间阅读,其实原文是read between the times,应该是read between the lines的变体,同时继承了那种含蓄的意味。不仅仅是在岁月中阅读,也是阅读岁月缝隙间的点滴。很多无以言表的东西,我们都是通过阅读来寻找共鸣。
任血流淌——这本书的定名经历了漫长搞笑的过程。原标题和滚石乐队的唱片Let It Bleed同名,但书的内容又与摇滚风格相去甚远,而且书名有多重含义,所以一大堆译名被纠结着否掉了。现在这个我仍然不够满意,只能勉为其难地接受。对于自己喜欢的作者,这是不可避免的过分挑剔。挑剔书名,挑剔翻译,挑剔封面……尽管能做的非常有限,但仍然努力想要争取一些东西。因为觉得这本书值得。
故事始于“一个冬天的夜晚,爱丁堡传来惊声尖叫。”黑夜,狂风,雨夹雪,福斯湾大桥,撞车的火花与迸裂的水珠遮蔽视线,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抱着另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面对走上前的警察,微笑着跳了下去。而近四百页的小说,起因就是这个微笑,是这两个消失在黑夜里,在路过桥下的舰船甲板上变成一堆不分你我的模糊血肉的孩子,是雷布思警督想要知道——为什么。
小说情节并不起伏跌宕,而是顺畅的——顺畅得让我觉得有点诧异,因为看过太多玩弄时间线和隐藏线索的小说了,突然再面对一个A引出B,B引出C,C引出D,D引出结局的直线型故事,忍不住想赞美这种简洁有力的叙事方法。问题一个个出现,又按顺序一个个解决,然而故事却并没有因此显得轻松。看了章节名称就知道——桥、碎片、死局。
最后永远是死局。
死局似乎是兰金的一个特点。很多时候,我把雷布思想象成一个苏格兰版的马修·斯卡德:同样离婚,同样酗酒,同样有难以面对的回忆,同样孤独地穿过人群,同样深爱他们身处的那个城市。区别在于,雷布思的城市是爱丁堡,这似乎就说明了一切。阴郁、冷漠、一年到头被狂风横扫的爱丁堡;固执地维持自己独立和尊严的爱丁堡;流着苏格兰人黑色血液的爱丁堡。那里非常冷,非常偏僻,非常不快乐,然而苏格兰人依靠着这种不快乐活着,依靠他们血管中流淌的负罪感,将自己深深扎进这片土地。他们喝很多酒,吃很甜的食物,因为糟糕的饮食习惯而死去,等待冰雪覆盖他们的墓碑,又被刺骨的风吹走;他们试图将自己的国家——对,苏格兰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却最终留下一片嘈杂的工地;他们用光了煤矿,又去狂暴的大海中索取石油;他们将感染瘟疫的穷人封进地下城,几个世纪后又让人来参观鬼魂;他们在年轻的时候都想去伦敦,在猜火车的游戏中告别青春。
所以这个故事里有那么多让人唏嘘的人物,尤其是那些孩子。
有一个孩子,恨自己的爸爸,在朋友的帮助下逃走,却害死了自己的朋友。
有一个孩子,一直在照顾自己的朋友,害怕他再次染上毒品,不惜与他同归于尽。
有一个孩子,在人前是如鱼得水的小混混,在家里却缩小成三岁的乖宝宝。
有一个孩子,母亲永远卧病在床,她年复一年寂寞地坐在窗口喝着生力啤酒,想象自己在西班牙。
有一个孩子,想要将亲情推得远远的,最终却坐在父亲的扶手椅边,听他述说他们是多么相像。
故事的主角雷布思,曾经也是这样一个孩子。出生在一潭死水的小镇,有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一个只喜欢弟弟的父亲。后来去参了军,经历了一些事,崩溃了,疗过伤,又振作起来。他酗酒,抽烟,一度戒掉然后又恢复。他喝酒的理由和马修不一样。
雷布思喝酒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入睡。
他不喝酒的时候要想睡着实在困难。他凝视着黑暗,希望它能有个实在的形状让他更好地去理解。他试图找到生活的意义——他早期在军队里灾难惨重的日子;他受挫的婚姻;他作为父亲、朋友、爱人的种种失败——往往都以泪水收场。偶尔他也能在没有喝酒的时候进入梦乡,那样他就会噩梦连连,梦见垂老和死亡,腐败与凋零。黑暗在梦中有了形状,但是他不敢看它们。他盲目地奔跑着,有时候还会撞上它们,感觉黑暗就在他周围凝结。
这段话让我觉得,兰金就是对我胃口的那种作家。
但其实这本书有更多的东西,更多从岁月中读出的沉重。究竟为什么要叫做Let It Bleed,It指的到底是什么?它不是雷布思受伤化脓的牙齿,也不是公寓里永远都不热需要放水的暖气。
它是更大的东西。www.qqee.net
我诧异地发现书里的苏格兰工业园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个地方。高强度的流水线作业,初级产品加工,所有虚假的繁荣都只能做产业链底端的微薄积累。改变这一切需要引入高端软件开发,需要美国的投资,需要政府,需要钱。
而钱,自然有一些流入了错误的地方。
如果不干净的钱用作良好的用途,它真的能被叫做不干净的钱吗?如果一个小孩偷了一些苹果,但他长大后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外科医生,有哪个法庭会判他盗窃呢?——如果一切都是为了发展,一切都是为了工作岗位,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想想即将失业的那些人,想想千百万个幸福的普通家庭,想想你周围的朋友。
是的,这是道德绑架。无论雷布思是否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这都是一个死局。
而我所能看到的,是雷布思——或者说兰金——真的太爱自己的国家了。他做出的选择是:让她流血。
切一刀,让毒液混合着鲜血流出来,让阵痛席卷,然后过去。
我很惭愧,我做不出这样的选择。或许这仅仅是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所能做出的选择,当阅读和写作成为我们人生岁月的一部分,那么我们至少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这本书的美国版要多一章,比较明确地交代了那个悬而未决的结局——这是美国出版商要求的,兰金自己不太乐意。其实最终的结局如何,在这个系列的下一本《黑与蓝》里面就有清楚的描述。作为兰金粉丝,我很期待拿到下一本书。
Category: 经典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