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4 Nov 14,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四十,真好!
用俗话说,岁月如梭,时光如水,昨日笑谈自己奔四张,今日回头一看,啊呀,我真的已经四十了。借博客平台,发表点四十不惑的感言,给自己留下点痕迹,等自己七老八十的时候,回首今日,也许不禁芜然一笑,当年真幼稚啊,呵呵。
四十岁的生日是在杂然中度过的,开会、上课、听课,人像陀螺般转个不停,加上冷空气南下,天在变,人在望,感觉时间过得既快又慢,生活中处处有矛盾的身影,就如我过个四十岁生日,有些感伤,有些兴奋,有些失落,有些展望。
在和朋友们一起喝酒时,我还没喝酒就似乎有些醉意,端起酒杯一通胡言乱语,我说男人四十一朵花,四十不惑,我从今日起,开花了,清醒了,敬请各位和我分享!酒下肚,人茫然,风吹过,天地宽。
想想自己四十年的人生路程,简单,平凡,安逸,健康,收获了许多,得到了许多,因此最想说的是两个字:感恩!
感恩父母和家人:生命的诞生其实很偶然,我很幸运,父母把我带到人世间,生我养我,培育我成人和成才,我有今日赖父母所赐,因此孝敬父母是我的责任。我有亲爱的妻子和女儿,有相互扶持和友爱的兄弟姊妹,家庭亲情为我减压,为我心灵添彩,因此善待家人是我的荣幸。
感恩朋友: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话虽俗,理却真,一路走过来,我的同学和同事,我的邻居和萍水相逢的人,给我关心,给我帮助,让我感受人间真情和友谊,世界上好人多多,我遇到了很多善良和正直的朋友,心中哼唱周华健的《朋友》,只想说:有朋友在身边,感觉真正好!
感恩伟大的祖国和时代: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中。我由衷为我所在祖国而自豪,为我所在时代而骄傲,我们是幸福的人,套用赵本山的一句话“好时代,被我们赶上了!”
四十岁意味着进入我人生的壮年期,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所积累的人生经验,充实地生活着,快乐地工作着,健康地行走着!
与所有四十的朋友同庆:四十,真好!
Category: qq空间日志
22:44 Nov 14,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今天你微笑了吗?
放学了,我走出校门,刚要转身,一个女生叫住了我,腼腆而忸怩,小脸涨得通红,细声细气地说:“老师,你很漂亮,我们都很喜欢你。”说完,赶紧飞也似的跑了,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而我,则愣在那喧闹的街头,幸福的回味着刚才那个女生说的话,“老师,你真漂亮,我们喜欢你。”谢谢你,我的孩子,因为你的一句赞美消除我一天的疲劳。我对当“孩子王”的厌倦,也照出了我内心的愧疚与不安。我漂亮吗?如果是的话,那一定是我的微笑很美。
可是在很久以前我和学生们的关系确是另一番景象。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时,我曾向老教师学习经验,得出来的结论是: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板着脸,这样才能让学生听从你的安排,我如获至宝。捧着这句“至理名言”从此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
“坐好了,别说话!”听到我的厉喝,全班同学马上正襟危坐。看着孩子们诚惶诚恐的样子,我心中暗暗自得。记得有一年刚接班时,听说这帮初三的孩子是多么的不听话。纪律是如何涣散,课堂上如何不安分,但经过我一段时间的“整治”,班上的学生连正视我的勇气都没有了,课堂当然是鸦雀无声。一段时间后,我虽然能掌控住课堂上的纪律,可总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感受着每个学生望我时畏缩的目光,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开始思索。
一天,我在学习《给教师的建议》时,感悟到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才明白我的课堂如一潭死水的原因,是我严厉的目光切断了学生的思维,是我冰冷的面孔熄灭了学生心中的热情。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但如何激活我的课堂,让学生们能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呢?我陷入了沉思。对了,微笑是人类最美丽、最友善的语言,就让我用微笑去唤醒沉寂的课堂吧。
第二天,当我满面春风地出现在课堂上时,学生们的眼中充满了猜疑。当我微笑地鼓励沉默寡言的**发言时,学生们更是感到了惊异。当一堂课结束时,学生们的脸上一片茫然。就这样,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总是以最亲切的笑容面对学生,而学生们也慢慢地被我感染,脸上开始有了笑意,课堂上的气氛也渐渐地活泼了起来。在课间,每当我给学生一个真切的微笑时,他们也总会回报我一个更加灿烂的笑脸。
一次课外活动,许多学生围着我聊天,忽然,一个学生说:“老师,以前的你太严厉了,我们见了你简直就像老鼠见了猫,躲都来不及。”我调侃道:“那现在你们这群老鼠为什么围着我这只猫呀?”一句话,引得师生们哈哈大笑起来。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我始终坚持带着微笑进教室,带着微笑给学生上课,对于学生的发言,我都会始终带着微笑欣赏着、鼓励着。有一次,一位成绩不好且上课很少发言的同学犹犹豫豫地举起手来发言,我看到后让他回答,谁知他一紧张竟回答不上来了,红着脸,低着头站在那里。我微笑着安慰他说:“不错!你肯动脑筋思考老师的问题,说明你上课认真听了;你敢于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说明你胆量大了。刚才你太紧张了,没关系,慢慢想,再来一次。”在我微笑的鼓励下,他想起了答案,于是我带头给他鼓起了掌。从那以后,他上课总是聚精会神的听课,而且都很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当然,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微笑,连在学生的作业上我也毫不吝啬我的微笑。学生的作业正确、整洁或进步了,我会画上一个可爱的笑脸;学生的实验设计精彩,书写规范,我会及时画上一个上翘的大拇指。每当学生看到这些“笑脸”和 “大拇指”,就好像看到老师灿烂的笑脸,温馨的笑容,好像听到老师鼓励的话语,体会到老师关爱的情怀。
有人说社会是个大舞台,那么我说:课堂也是一个大舞台,而老师便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而老师的威信不是简单靠“板着面孔”、“不苟言笑”就能装出来的,而应看它的本质与效果。如果一上讲台就板着面孔,像秋天里的阴雨似的,没有一点生气,学生有一点不是,便严加训斥,或大声质问,恶言相加,这样的老师自以为很威严,实质上与学生间已有了距离,让人无法靠近,影响了学生听课情绪,从而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认为,老师走上讲台,面对几十位学生,面带微笑,满面春风,亲切自然,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轻松自如地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微笑教育的精华归根就是一个字——爱!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要在教学地位上进行转变,从传统的主导型转变为引导型,从观念上的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是核心。不应把教师简单的看做是一种职业,它更是一种责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强调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同时,教师也要尊重自己的学生,在人格上把学生置于自己完全平等的地位。让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多一些充满希望、饱含深情的微笑。微笑是对学生的爱,是对自己的爱,更是对教育事业的无私的爱、博大的爱。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以微笑去面对我们的学生,那么我们将赢得学生更多的尊敬与信任。
今天你微笑了吗?
Category: qq日志
22:44 Nov 14,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把抱怨变成一种动力
————读《永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2010年国庆前期,学校发给我一本书——《永不抱怨的世界》,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前,还是总抱怨社会不公平、自己的工资少、自己的事情多等等,总是把抱怨当成一种习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哪怕是很渺小的事情,也要先去抱怨,久而久之,抱怨就成了我的习惯。然而,当我有幸读到卡耐基的《永不抱怨的世界》的时候,才发现这本书与以往很多励志书籍不同,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本书的作者卡耐基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当我细细读完,按照作者说的去做,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律,坚持持之以恒,坚持随时提醒自己。如今发现自己真的改变了很多。
抱怨是一种不良的习惯,也是一种不好的性格,它会让一个人在关键时候丧失战斗力,甚至会影响到周围人(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的心情。如果有一天发现自己不再抱怨,会发现生活有很多不一样,有很多改变,很多东西都变得很积极,心情变得开朗,周围的环境都好像为你而改变。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我们可以这样看: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告诉我们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对此我深有体会。
我从小生长在一个贫寒的农村,父母没有享受到很好的教育,更没有体面温馨的生活,从小都感觉这个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我也一步步从大山向外面走来,从小村庄,到小镇,到小县城,再到大城市,我发现一个个不一样的世界,所有的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人民素质,经济状况,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别,当然最重要的差别就是贫穷与富裕。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的生活很不幸,自己和自己的故乡就像是被世界遗忘的一个角落。上学时,我会去抱怨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我会去抱怨社会体制的不公平性,我会去抱怨中国的教育的畸形发展,我会去羡慕那些真正享受大学每一天的同学,我会去想高楼大厦中的某一个职位离我有多遥远。我会时时去想自己追寻的生活到底能不能实现,抱怨总是在嘴边。
读完这本书,发现我可以用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习惯去理解这个社会。
一、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无能是在追寻自己的未来,还是对周围的社会环境都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了。
二、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想想自己是多么幸运能够找到理想中的工作,不知不觉发现自己是一个幸运儿。
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对生活不抱怨,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然也会成为快乐的人。我会坚持做到不再抱怨,因为不抱怨的人一定是最快乐的,没有抱怨的世界一定最令人向往。
我们现在的世界抱怨实在太多了,几乎所有的个人交流都不知不觉的在向人抱怨自己的生活。这本书正是来指导怎样做到“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具体到我们生活中细小的行为,实现“平和心态”在自己个性中的生根。许多时候,我们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有时候,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不过,改变不如意的现状,也是人类的本性,但是抱怨带来的只有消极作用。当然这个不抱怨的挑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放下抱怨,这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才能正确的面对一切事情,更好的生活和发展。
(一)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自省
1、通过反省和换位思考。从自身寻找问题的根源,平衡心态
抱怨工资低时,要想想自己的劳动带来的效益有多少?抱怨自己得不到重视,要反省自己在同行中是不是做得最好?抱怨遭遇不公时,反省自己是否能够抓住同样的机遇?
扪心自问,或许你会发现令人不满的现状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而抱怨丝毫改变不了现实。
2、改变态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累知识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工作以及生活,通过实践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抱怨的人不受欢迎
著名的心理学家史金勒曾经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证明:因好的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学习速度更快,记忆的持续力也更久;因坏的行为而受到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后人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个原则对人同样有效。批评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招致愤恨。
另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希勒也说:“更多的证据显示,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同样我们也都害怕受人指责。”
批评毫无作用,它使人采取守势,并常常为自己的错误竭力辩护。批评充满危险,它常常伤害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一个人的自重感,并激起他的反抗。批评所带来的羞愤,常常使雇员、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错误,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处。批评对于事情并没有任何改善的例子,在历史上司空见惯。
俄克拉荷马州的乔治?约翰逊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安全检查员,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检查工地上的工人施工时是否戴有安全帽。他的报告表明,每当发现工人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他便利用职务权威要求工人改正。其结果是:受指正的工人常常显得很不高兴,等他一离开,往往又把帽子拿掉,而且总是记不住。
后来约翰逊决定改变一种提醒的方式。当他再看见工人不戴安全帽时,便问他们是不是帽子戴起来不舒服,或者帽子尺寸不合适,并且用和悦的口气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最好戴上。这样做的效果果然好了很多,也很少有工人显得不高兴了。
(三)怎样成为一个不抱怨的人?
一、积极主动
如果消极面对生活,你找不到生活的目标,也就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
1、制定计划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并按照计划行事,可以让你觉得充实,也是让事情往高效、积极的方向发展的良好起点。
2、合理安排时间
实行计划的重要一步就是合理利用时间。利用好时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一天下来,该完成的事情已经完成,不会有遗漏。而且,还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3、多总结
根据计划的进展,定期总结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得失。对出现的问题客观看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完善或者制定后续计划。
二、考虑事情的本质,而不去抱怨参与的人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只是某一个人的错,所有参与的人都应该负责。所以,当出现问题时,先去追究是谁的责任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根据出现的状况,找到出问题的环节,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动,尽量让事情回到正常的轨道。
三、换位思考
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你能发现很多你没想到的情况,进一步考虑为什么别人会做出这样的决策,找到问题的根源。
四、相信自己
抱怨解决不了问题。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积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能冷静面对。
最后,抱怨把我改变了,把我将抱怨变成了一种动力,一种奋进的力量,也正是这样的现象,让我认清了抱怨带来的知识痛苦和悲伤,那么,我们就将抱怨化作动力,化作人生道路上的指路灯,让它来照亮身边习惯抱怨的人吧!
Category: qq空间日志
22:42 Nov 14,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人生旅途,多少人擦肩而过,成为生命中的过客。
人生旅途,多少人擦肩而过,成为生命中的过客。
时光如流水,我们静下心来思考。
终有一天,遇见那个人,从此,携手一生……
生命中的过客
当令你快乐的一切不能再令你快乐,当令你悲哀的一切不能再令你悲哀,甚至激怒你的一切不能再激怒你的时候,是不是很可怕?一位哲人曾说过:这就叫做苍老……
我一直不愿意承认,你是我生命中的过客。
再想起你,你的名字,你的笑,你的一切,都只能加上一个“别人的”。
再想起我们在一起的事,也只能加上一个“曾经的”。
有些感情是指甲,剪掉了还会重生,无关痛痒。而有些感情是牙齿,失去以后永远有个疼痛的伤口无法弥补。
不见面不等于不思念,不联络只是为了掩饰眷恋。
有些人脸上太多的笑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太多的泪。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得做每个阶段的事,就算怀念,都得离开。
只有你不想放的,没有放不下的。
很多人,很多事,原本是熟悉的,以为明天可以再继续的。于是转过身暂时放手,想的是明日又将重聚的希望。太阳落下去重新升起来以前,那些事,就不可能再经历;那些人,就从此与你永别。
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
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
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
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生命中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当你还在我身边,我就开始怀恋,因为我知道你即将离去。
我爱你。也许这是心底最大的遗憾,因为,从来不曾告诉你。
爱一个人,不要随便牵手,更不要轻易放手!
在这世间,有一些无法抵达的地方。无法靠近的人。无法完成的事情。无法占有的感情。无法修复的缺陷。
在什么都不确定的时候,我们总是爱得太迟,放弃得太快,轻易付出承诺,又不想等待结果。
戒指,不再是一生一世的承诺,终生相守的誓言,却成了纪念伤感的烙印。
就像有人说过的:戒指好比爱情,戴在手上,也是戴在心上;伤在心上,便也伤在手上。不敢碰的,是那心里的伤;不愿摘的,是那难舍的爱。
有些人是一直会刻在生命里的,哪怕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可是每次想起他,那种感受,却永远不会变。
曾经以为你是风筝,我是手中握着那根线,无论你飞向何方,我最终是你的归属。现在终于明白,如果爱你,就不应该束缚你。
若必得与最后的荒芜对望,也许明日出发,看一程山长水远,而归来是一生的事。
就像一个热闹的party刚刚结束,人走了,灯灭了,黑暗中就只剩下一个人……人有时就需要在寂寞中自省。只有从喧嚣走入寂静,才会专注自己的心灵。
今生今世,但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每天都能看见他的笑颜。
我最喜欢有你的城市。
有人说,通往心脏的血脉是在无名指上,你知道我多想在今生,倾尽所有,牢牢地拴住你的无名指!
如果爱让我走下去,我一定会拼到爱尽头。
佛笑了:爱是因为相互欣赏而开始的,因为心动而相恋,因为互相离不开而结婚,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宽容、谅解、习惯和适应才会携手一生。
Category: qq日志大全
22:42 Nov 14, 2010
edit by: 开心就好
幸福是一连串的密码,解密的人就是你自己!
幸福是一连串的密码,解密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确定,你现在知道“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我确定,你现在知道“幸福需要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可问题在于,你怎么知道什么对你才是“真快乐”,你怎么知道什么对你才是有意义的,你怎么知道什么对你才是“有意义的目标”。
不能否认一个事实,我们在小学、中学都很少思考,很少做关于自己的思考,看看吧:你能数出自己的多少优点?你能数出自己的多少缺点?你思考过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吗?对自己将来要做的事情了解吗或者准备去了解吗?
也许,有人告诉过你,人不要思考的太多,思考的越多越痛苦。可事实是,你不思考反而更痛苦,因为现实中有太多人会逼着你去思考。其实,你不思考了,还能证明自己活着吗?有句话说得好:“我思故我在”。
本-沙哈尔的哲学老师在他毕业时,给了他一点忠告:“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简单的话,却含有不简单的道理。这句话恰恰是我们寻找的一条路:我们需要思考,认识自己,认清自己,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将自己的兴趣与能力结合,这样会事半功倍,找到自己想做又能做的事情,这就确定了目标;有了目标,再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然后付诸行动。
幸福的密码是什么?解密的人是你自己,你掌握了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这把钥匙隐藏在后续的章节。太棒了,说道实质上了,我们都喜欢答案,最好能直接得到,就像能够找到一个好方法能让我的成绩快速提升一样。很不幸,我要和你捉迷藏,不过,这似乎更有趣些。
在解开幸福密码,寻找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之前,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个秘诀,我从中受益很多:
寻找“使你感到幸福的事情”的步骤:
第一步,思考并写出什么带给我意义;
第二步,思考并写出什么带给我快乐;
第三步,思考并写出我的优势是什么;
第四步,找出以上三步列出事件的交集。
太棒了,现在动手试试吧:
Category: 经典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