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7 Oct 19, 2010
edit by: admin
教育是一门艺术,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传闻一高中老师被学生打了。在办公室里,她气愤地说了被打与打人的详细情形:学生上课看课外书,她多次提醒,不改。下课后,她要收学生的书,学生不让,争执间,学生一气要抓她打,她避过,但手撞到墙上。学生后被叫到年段室,一到年段室,她就一巴掌打了学生,学生想还手,被其他在场老师制止。最后她总结说:
“我就后悔两件事,一件是自己是女的,学生见女老师好欺负;第二件是自己没去学武术,打不过他。”
暑假参加远程培训,印象很深的是刘美兰老师的一堂课,其中有个案例讲的也是师生间冲突:
一位学生因连续留级被开除。其母亲最后找到刘老师,刘老师一看到这位学生,却觉得他很有男孩子气,于是向学校提出以他为案例作一个差生转化的研究课题,以此给了他最后上学的机会。
后来,刘老师问其留级原因。
他说,“我一直留级,一是因为旷课,二是因为老跟老师吵架。”
“你如果继续旷课,你就没必要再来找我;如果你跟其他老师吵架,会让我很为难。你能不能做到不再旷课,不再和老师吵架?”
“我尽量吧!”
“我很高兴你跟我说尽量,如果你一口答应,我反而会给你至少打90%的折扣;而你说尽量,说明你有努力的意向,我已经90%相信你了。”
一天一下课,这位学生匆匆忙忙地跑到年段室对刘老师说,“对不起,我让你为难了!”原来他上课跟老师吵架了。因为旁边一位同学睡了一节课,老师无动于衷,而他就打了个呵欠,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
刘老师清楚,他打呵欠总很夸张,声音很大又胳膊大伸,同时他又坐在第一排,老师难免生气。但她冷静地对这位学生说:“如果你觉得让我为难,以后就尽量少做让我为难的事。”然后就让他走了。
当天班会上,刘老师一开始就向全体同学提问:“今天我们作一个主题讨论,主题是当我们遭遇不公平的时候,我们拿出什么心态?”作出一副与全班同学共同研究问题的样子,避谈那学生与老师吵架这事。但刘老师话音刚落,那位学生便唰地一声站起来,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对不起!今天我跟老师吵架了,影响了同学们的上课,希望大家谅解!”
这位学生在刘老师宽容的爱引导下,期中考时在年段语文竞赛上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
同样面对师生冲突,案例一老师和学生不欢而散,结下心结,而刘老师却成功地转化了留级生,喜剧收场。其实两位老师都爱学生,都希望学生好,但为什么面对同样的问题结果却截然不同呢?我认为差异首先在于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度。
其实爱学生,我们首先要宽容他,接受他。先有宽容,我们才能从心底里真正的接受学生;先有宽容,我们才能冷静理性去分析学生心理,妥善处理相继而来的种种问题;先有宽容,我们才能用心不断去思考寻找多样化教育手段;先有宽容,我们才能实施真正有效的爱的教育。
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在迅速发展的改革开放浪潮下,孩子们接受到的外部各种信息空前膨胀,比以往年代的同龄孩子知道的得多,他们面对的诱惑也更多,但青少年智力发展阶段,容易偏激片面,而他们的人生经验十分有限,于是在新时代下的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显得有点纷繁杂乱,而这些都对新时代下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去宽容、接受、分析、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这成了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宽容学生的个性差异
人总喜欢把经历过和正经历的人和事进行比较,老师也常把现在的学生跟以前自己当学生的样子作比较,然后常感慨,“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啊,不像以前,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多乖啊!”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虽然都是同龄孩子,但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必定会带来两个时代下孩子的个性差异。作为老师,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学着去宽容理解不同时代、不同环境造成的与往不同的个性特征,宽容学生在我们眼里似乎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思想和行为,多方面去了解学生,了解新时代新生活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从根源上去分析和理解学生行为形成原因与独特的心理特征。
不同时代下的学生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的。每个学生先天的个性特征、智力发展都不会相同,生长的环境也不尽相同。但是学校的集体教育却是用同样的教学模式用相同的时间去教育每个学生。难以避免的,总会有学生适合这种学校的教学模式,但也会有学生不适应。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能宽容,学生的这种不适应状态。
想改变,必须先接受;接受是为了改变。这是我在教育教学生涯中给自己总结出的心得。如果不能接受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总把这个学生的好去比较那个学生的差,必然会造成对“差”生心理上的排斥、厌恶,这种心理状态也会伴随着我们与学生的相处而流露,学生也会逐渐地感觉到的,长此以往,师生感情很难融洽,那老师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是很困难的。
如果我们宽容了不同学生间的个性差异,不只看到 “好”生的优点,也不只看到问题生的诸多缺点,问题生的优点也在我们的眼下渐渐浮现。正是先有宽容,才帮助我们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我们有信心,有动力去与学生相处,快乐地实施教育,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正是先有宽容,才有可能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成功帮助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宽容学生的片面认知、冲动情感和过激行为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智力发展高峰期,自我意识也空前膨胀,学习新知识和吸收各种信息的速度十分迅速。但也存在着这个年龄阶段思维和心理的独特特征:他们容易偏激、冲动,以至产生过激行为;心理敏感脆弱,容易就因为一点成绩自大,也容易仅因为一场考试失利而自卑;开始对自己和别人作出客观评价,但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又让他们常常会觉得困惑;寻求着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但强烈的独立意识又让他们反抗长辈们的束缚;总希望别人理解,常感到孤独无助。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了解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规律,并在教育教学中灵活运用。那么,面对学生过激行为,我们也能比较理解,我们的生气和愤怒也会因此而减少。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征,也能更能帮助我们去分析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也能帮我们尽早发现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三、宽容学生的过错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作为成年人,我们也常犯错,更何况是常在成长路上困惑、偶尔迷失的学生呢?
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特征,生活环境中充满的诱惑,日渐增大的学习压力,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彷徨的。他们有的会选择逃避问题,会更乐于去寻求一时的快乐和放任。同时在是非对错间,在诱惑面前,在判断和选择上,他们会迷失,难以看到自己将来的压力和责任,更不懂得去考虑前途。而这些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做错了,即使在我们的眼里错得离谱,但只要不违法,只要是学生,就都有被原谅和受教育的机会。如果学生不懂事地自我放任,老师也放弃了对他的教育,那学生在错误的路上还要还会继续走多久啊!作为老师,我们能不担心?
在教学中,常会有这种现象:总有学生在老师多次讲解题目后继续出错,这让老师很生气无奈,难以不抱怨学生的笨拙。然而我们注意观察,静静分析,会发现其实学生只是没有找到接受的有效途径,其实只是他们每天面对的各科题目太多,脑袋容量不够装,其实只是他们常常没有宏观把握知识结构,其实他们都想正确的。
宽容学生的错误,无论学习上的错误,还是行为上的过失。其实他们都是在错误和问题上成长起来的,而其实有的也只是特定年龄下的错误,长大后,这种错误会自然消失。
宽容学生的错误,我们便会学着耐心,会不断地去反思如何去改进我们的教学;宽容学生的错误,会帮助我们在麻烦问题下冷静面对,抓住问题本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矫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成长。
四、宽容学生成长的时间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练习曲线”理论。它是用以表示练习次数与练习成绩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在技能形成及熟练中,练习的成绩随练习的次数与实践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将此种关系画成曲线,即为练习曲线。在练习曲线上可看出,通过练习掌握技能的进程及特点。练习曲线在形成过程中也有共同趋势,如练习成绩的逐步提高、练习成绩的起伏、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等。
其实我觉得这个练习曲线也适用于学生各方面的教育上——差生转化的过程,知识的学习,而不仅仅只是技能学习上。只要教师教育得法,学生付出努力,其实他们的成长进步,也是一种练习曲线的状态呈现。
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差生转化、行为矫正,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进步可能会出现停顿,可能会出现后退,可能会需要比预期还长的时间,可能进步的速度也没有预期的快。面对这些问题,需要的仍是教师的宽容,接着才会有教师十分的耐心,足够的信心,冷静的头脑,不断地反思,才会维持练习曲线不断上扬的趋势。
因此,对学生成长时间多些宽容吧。学生的改变可能不是一时半刻,教育的效果也不是通过一两次就能显现出的,他们的成长也会出现停滞的状态的。作为老师,我们会心急,会困惑,会生气,这很正常,但更多需要我们去调整心态,在与学生长期的交往中,抓住好的教育时机,正确引导学生,保持学生总体进步的状态。
教育是一门艺术,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宽容便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为宽容,会让教师更加爱护学生,更容易让学生感受教师真诚的爱;因为宽容,会帮助减少师生冲突,更可能让师生擦出教育的火花,共同创造教育奇迹;因为宽容,会帮助教师在教育成长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不断创造价值。
Category: qq空间日志
20:42 Oct 19, 2010
edit by: admin
平凡中也会充满开心的笑声。
突然的,一向身体健康的我就病倒了。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小病小灾,当听说要做开颅手术,如雷灌顶,不知所措。
好在,我的心态还好,很快的,从悲观中活了过来。接受现实,积极治疗,以为自己很快就再次生龙活虎的踏上讲台。
但是,当我再次走进学校忽然的就没有了原来的忙碌,因为我是病人,得到了从领导到同事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因为是病人,原来不觉怎样的工作,自己的身体再难以胜任;优秀中,没有了我的名字。
于是,我不允许自己的不优秀,不接受自己的无所事事,不接受身体的不支,开始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开始感觉一切都别扭。感觉一下子,自己成了废人。
我一边烦躁不安,一边也在不断的告诉自己,不能这样下去,赶紧好起来。
于是,我便开始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自己有了大把时间的日子里,重新拾起我的日记本(一向喜欢写随笔,只是由于忙碌,很少整理成文),品着以前自己工作的足迹。在好友的引荐下建起了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的思想写进博客里。并由此认识了很多教育界的好友,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收获满满,不亦乐乎。
捧起了好书,细细品读,或喜或忧,如同读着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心也在慢慢的静下来,沉下来。
看看女儿的作业,整理一下满屋的凌乱,做些可口的饭菜……
日子开始变得平凡、充实、快乐......
人生短短数载,在忙碌,奋斗中我们细细回想,真正闲暇下来欣赏过几个日出夕落呢?
风雨中我们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却早已忘记了我们总是风雨兼程,从未想过知道停下乏力的双脚去感受上天送来的一席甘露,等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终点,却才浑然知晓我们的双脚,我们的身体已经承受了不能负荷的压力。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人来到世界,不是享福的,而是来受罪的”,虽然它并不是什么至理名言,但确实经历世代的考验,这句“理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实践来证明它是个“真理”。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哭声就伴随着她的生命一起降临,很奇怪,总是不解为何新诞生的婴儿要以哭泣来迎接快播这“美好”世界,他送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就是他悦耳的哭声。于是大胆猜想,也许他根本就不愿意来到这个世上去承担他们无力承受的喜怒哀乐,但是,天命难违,既然不能够违背,就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示他们的抗议。
当他们成为知人事,懂人情,辨世故的人时,才真正开始他们还债的遥途。成功了,带走一分欢喜,留下万世传奇。失败了,就在原来的债务上再添一笔,本被压得瘦小的身体,可怜的脊身又被迫添置超负荷的债务,留下的只有无奈的眼泪和掉价的汗水。也许能东山再起,也许从此一蹶不振,与昏乱的世间一起颓废消沉。
面对这些选择,起初的我们如无头苍蝇,瞎飞乱撞,幸运了找到出口,从此见得光明,倒霉的,直至头破血流也只能同黑暗与凄凉一起埋葬。
所以,人不但要会选择,同时要懂得放下,也许面对选择时,我们有数个入口,可最终HEALTH只有一个出口能够让我们见到光明,我们没有三头六臂,又非“神仙”,我们不能同时驾驭多个航船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中平稳前行,如果非要迫力航行,我想到达对岸也将只是天方夜谭。
有时,我们对事事都抓得太紧太牢,在每件事上都欲做到完美无瑕,但凡有丝毫瑕疵就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对择业更是令人匪夷所思,总是盲目的为无所知之的未来偏离了本身奋斗的轨道,理由就是多一种选择多一次机会,可是,机会是有了,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社会是现实,是残酷,但是我想,与其去为那不可能涉足的选择做出无为的努力,何不着眼现在,为自己想去选择的航船做出有价值的奋斗呢?既然选择任何一方都要付出相同的代价,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所以,此时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放下”。放下不代表懦弱,不代表胆怯的态度,而是开启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上帝为我们关上一扇门,定会为我们开启另一扇窗,放下只是丢掉无意的回忆。
会选择,懂放下,努力做好当下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情。平凡中也会充满开心的笑声。
Category: 网络日志
20:41 Oct 19, 2010
edit by: admin
看淡一切,善待自己。
人生已到中年,心里有很多感慨,也有所感悟,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也许真的不必太在意,人生本如梦,要学会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珍惜上帝赐予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的心中永远有一片阳光照耀的晴空,把眼前的痛苦看淡,或许痛苦之后就是幸福。没有人不想幸福快乐地生活,然而现实生活不尽如人意,我们却经常不能左右幸福,因为痛苦烦恼总是不期而至,面对痛苦烦恼我们也许无法逃避,但我们可以选择善待自己。
人生只有经历才会懂得,只有懂得才会去珍惜,一生中总会有一个人让你笑得最甜,也总会有一个人让你痛得最深。忘记一切,就是最好的善待自己,许多事情还是看淡的好,人生的过程不过就是失与得,看淡了也就轻松了,在一切看淡后我不知道我该看重什么?人非圣人,谁能无错,看淡一切,一切也就过眼云烟,如果真的忘不了,就默默地珍藏在心底的 最深处,藏到岁月的烟尘触及不到的地方……
活着有时真的很累,身不由已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知道。生活本身就有很多无奈,但生活也有很多想不到的东西,是好也罢,坏也罢,总是让人有所期待,所以我们都能活下去,人不能想的太多,偶尔往好的地方想想,为了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哪怕是实现不了的也要尽力一下,成也罢,败也罢,心里会舒服些。
换一种态度生活吧,把不高兴的统统抛开,人活着就那么短暂的数十载,凡人当然有烦恼,生活本来就有许许多多的无奈,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世上没有十全十美事事顺意的人生旅途,生活中有快乐就会有悲伤,这都是很正常的过程,要不为什么老天会创造出眼泪来呢?
有人说,生活是一种享受;有人说,生活是一种无奈。其实,生活有享受也有无奈,有欣慰也有困惑。生活就象一枚青果,你含在嘴里慢慢品,细细嚼,便有诸多滋味在你舌尖蔓延,也甜,也酸,也苦,也涩。
人生漫漫旅途中,或许感到疲惫,也许有些沉重,但只要有一份美丽的心情,就会觉得欣慰,就会充满自信。好好的珍惜人生,尽情的拥抱生活,虽然辛苦,也会咀嚼出甘甜与芬芳的神韵!快乐从来不是永恒的,痛苦也只是个过程,没有谁能拒绝春天来临,没有谁能永远都做好梦,最终一句,快乐掌握在自己手里,是要靠自己去找寻的,看淡一切,善待自己。
Category: 经典日志
20:40 Oct 19, 2010
edit by: admin
我的爷爷啊,您依然是我最爱的人!
亲爱的爷爷:
您好!您近日还好吗?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多少个重阳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我都未曾在意。然而,今年独在异乡的我,在深深的想念着您,回忆着您对我的一切一切……
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的我?那时候,我挺怕您的,您总是满脸的严肃,对我的要求实在是严格。您要求“食不言,寝不语”,虽然听不懂,但我知道吃饭时叽叽喳喳说话是不被允许的,边吃饭边喝水也是不让的,边吃饭边看电视更不行,要“守规矩”,否则,会被您“瞪”好大一眼,甚至,会挨了您的骂。
每次我吃完饭,都要跑到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拉着邻居哥哥说“悄悄话”。那时候,我好羡慕邻居哥哥的,还悄悄的跟他商量,能不能把他家那位总是笑呵呵的爷爷跟我家的爷爷换几天。您知道吗?我跟哥哥曾经说您是一个“火药桶”,只需一根小小的导火线,您就会“砰”的一声大爆炸。说不定,您不住的打喷嚏时,就是我和哥哥在偷偷说您坏话呢。嘿嘿,您知道吗?我们曾经背着您淘了好多气,摸了东家的鱼,摘了西家的瓜,甚至被南街的大爷追的满街跑,因为我和哥哥把人家的小猪崽赶得四下跑……对了,我们还偷偷拔过您种的花,爷爷,您不怪我们吧?
长大些,爸妈外出做生意,家中就剩下咱爷俩相依为命啦。我才发现,爷爷其实并不可怕,而且对我关爱有加。雨天雾天,您总是亲自骑车送我去上学,您微微弯曲却温暖的后背,不仅为我挡去了风雨,更让小小的我有一种安全感。高兴时,您还会扯开嗓子为我唱歌谣、讲故事,实在是让我有些受宠若惊。虽然您的要求还是很多,但我越来越多的笑声渐渐湮灭了我对您的畏惧,没多久就成了您的“小跟屁虫”,追在您身后叽叽喳喳的说“我最爱爷爷”。
我喜欢听您讲故事,那些艰苦的岁月,那些英雄的人物,随着您的故事淌入我心中,我于懵懂中多了一份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
过年时,我总是匆匆给您拜完年就伸手讨红包,您虽然嘴上说着拿我这个“小刁丫头”没办法,但脸上会多了笑意,掏红包的动作总是那么爽快。您给的红包,一年比一年厚,而我,从没舍得动过,都珍而重之的藏在了小箱子里。
红包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大,可您,却无法逃脱岁月的洗礼,皱纹毫不客气的占领了您额头上的阵地,没有节制的扩大着领土。乌黑的鬓角染了霜,连胡须都变成银色的了。爷爷,您老啦,但您还是我最爱的人!
老天常常喜欢捉弄人,爷爷,“脑萎缩”这样的怪病怎么就找上了您呢?当您刚刚改变了脾气,变得爱说爱笑时,我还跟邻居哥哥炫耀:“我爷爷比你爷爷还慈祥还和蔼了!”可慢慢的,您开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把大家弄得哭笑不得。再后来,听着您颠三倒四的语言,看着您踉跄蹒跚的脚步,爷爷,我为您心疼啊!搀着您走路,哄着您吃药,爷爷,您仍然是我最爱的人!
现在,您已经说不清话了,迈不动步了,该换我为您唱歌讲故事了。我要每天叫您起床,帮您穿衣,喂您吃饭,带您去散步,就像小时候您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一样。
如今,我离家求学,在为学业努力拼搏,想成为您期望的那种有出息的人。爷爷,等我,您的希望我一定做到!
又是一年重阳节,您窗前花圃的菊花也快开了吧?再也没人去拔您心爱的花喽!院里的老槐树是否也落了一地的金黄呢?爷爷,我对您的思念,比您满圃的菊花瓣还要繁,比老槐树的叶子还要多!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落叶啊,来年依然能绿遍枝头,我的爷爷啊,您依然是我最爱的人!
遥祝爷爷
快乐安康,长寿久久!
永远最爱您的孙女敬上
2010年10月15日
Category: qq日志
20:40 Oct 19, 2010
edit by: admin
让我们彼此成为幸福的源泉,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常想:人到底为什么要活在世上?难道只是为生活而生活?只是经历一场从生到死的这样一个过程?这个问题到现在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上能够健康幸福地生活着。幸福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以追求高官显名为幸福,有的人以恬淡自娱为幸福,有的人以老婆孩子热炕头为幸福,有的人以抛洒一切、醉酒人生、追求刺激为幸福。但个体不是这个社会的全部,他必须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才有现实意义。每个人的自我幸福离开了社会,他也就没有什么幸福或者不幸福之言了。那就是说,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的,是在他人的赞美、尊重、认同、关爱、欣赏等行为中产生的。很简单的一个例子,你的工作非常出色,成绩骄人,但在单位中始终是领导对你鸡蛋里挑骨头,同事对你嘀嘀咕咕,没有人能同你交流,没有人能与你成为朋友,你觉得幸福吗?这个时候的你,绝对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旷世凄凉滋味。所以,我们的幸福必须要建立在他人的身上。正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他人幸福了,你的感觉绝对是幸福的。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定的“校训”。 在心里默念一遍:“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读时,你会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它并不是空洞无物的口号,而是一种不需要什么壮举的平凡朴实的实践行为.它只是体现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会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却又是多么的让人幸福。 甜甜的,暖暖的……
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往往只需“举手之劳”:公共汽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这位老人就会因为你而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幸福;在街头,你热情耐心地回答一位外地人的问路,他就会因你而感到能够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帮助是一种幸福;在教室楼道,你主动上前帮老师抱作业本,老师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幸福;当某个同学遇到困难时,你如果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的面前并伸出温暖的手臂:“别着急,有我呢!”他就会感到有你这样的同学是多么的幸福……
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狭促;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尖刻;多一些笑脸,少一些怨言;多一些认真,少一些敷衍……让我们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用赞美的声音告诉别人、用尊重的耳朵倾听他人、用认可的态度去支持他人、用关爱的心灵去呵护他人、用欣赏的眼光去鼓励他人。
这样,当我在的时候,人们的感觉就象如逢春雨,当我远去的时候,人们的思念就会如风悄悄地传递 。我的存在是他们幸福的源泉,伴随他们的是安全、愉悦和无穷的动力。
孩子们是纯洁的,他们是未来这个世界的主人。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汗水去浇灌他们,让他们在健康幸福的环境中快乐成长。用我们的智慧去打开他们爱的心灵之窗,用真善美的眼光去看这个他们还比较陌生的社会,让他们对未来充满童真的幻想而不是恐惧,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当我们每天为学生而疲惫,看看这些纯真的笑脸,想想他们也带给了我们无数的快乐,给了我们太多的收获,请打起精神,以全新的状态去面对他们,能有缘成为师生是幸福的。
当我们每天为工作而忙碌,看看办公室里整洁的环境、游弋的金鱼,美丽的花草,温馨的提示时,请相互理解和支持,能有缘在一起工作是幸福的。
当我们每天为生活而奔波,看看家人忙碌的身影,自己却无暇顾及家庭,请真诚的对他们说声谢谢,并尽力去关心家里的每个人,能有缘生活在一起是幸福的。
让我们彼此成为幸福的源泉,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Category: qq空间日志大全




